首页 > 古籍 > 论语别裁 > 学而 > 被忽视的道家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学而被忽视的道家

《论语别裁》是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作者南怀瑾。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成的《论语别裁》,是一本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

《论语别裁》章节目录: 《学而》 《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长》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先进》 《颜渊》 《子路》 《宪问》 《卫灵公》 《季氏》 《阳货》 《微子》 《子张》 《尧曰

被忽视的道家

书籍:论语别裁章节:学而更新时间:2018-07-23
后来,在一些地方讲解《论语》,我就提起一个问题了。就是我们自“五四运动”以来,有个口号,叫“打倒孔家店”的问题。

中国文化的演变发展,大致分两大段。譬如一提起秦汉以前的中国文化,人们就拿孔孟思想代表了一切。其实所谓孔孟思想,只是中国文化中间主要的一环。另外还有道家、墨家、诸子百家……很多很多,都是中国文化一个系统下来的。如果把它缩小范围,则有儒、墨、道主要的三家。尤其中国文化在政治上历代引用的是道家思想,这一点我们要注意。中国历史上,每逢变乱的时候,拨乱反正,都属道家思想之功;天下太平了,则用孔孟儒家的思想。这是我们中国历史非常重要的关键,身为中国人,这个历史关键是应该知道的。

孔孟思想,本来与道家是不分家的,这种分家是秦汉以后的事,到了唐代,讲中国文化,已不是儒、墨、道三家,而是儒、释、道三家了。

“释”就是印度来的佛学,代表整个印度文化的精华,它从东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一直到宋代。宋朝以后,印度本身已没有真正的佛学,而被阿拉伯民族的伊斯兰教思想及婆罗门教等所占据,佛学思想在印度式微了。现在要研究真正的佛学,只有到中国来。欧洲人乃至日本人讲的那一套是不正确的。

被忽视的道家相关文章

  • 食人玛哈沁》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玛纳斯有遣犯之妇,入山采樵,突为玛哈沁所执——玛哈沁者,额鲁特之流民,无君长,无部族,或数十人为队,或数人为队,出没深山中,遇禽食禽,遇兽食兽,遇人即食人——妇为...
  • 曰仁义,礼智信①。此五常,不容紊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40节 - - [原文]曰仁义,礼智信①。此五常,不容紊②。  [注释]  ①仁:指爱心等善良品德。 义:做应当做的事。 礼:指人事礼节。 智:同知,指有才识而明道理。 信:指诚实,信用。  ②常:天道之...
  • 奏启》原文翻译 - - 《文心雕龙》上部 - - 昔唐虞之臣,敷奏以言;秦汉之辅,上书称奏。陈政事,献典仪,上急变,劾愆谬,总谓之奏。奏者,进也。言敷于下,情进于上也。  秦始立奏,而法家少文。观王绾之奏勋德,辞质而义近;李斯之奏骊山...
  • 五微》原文翻译 - - 《笠翁对韵》上卷 - - 贤对圣,是对非。觉奥对参微。鱼书对雁字,草舍对柴扉。鸡晓唱,雉朝飞。红瘦对绿肥。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黄盖能成赤壁捷,陈平善解白登危。太白书堂,瀑泉垂地三千尺;孔明祀庙,老柏...
  • 大男》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奚成列,成都士人也。有一妻一妾。妾何氏,小字昭容。妻早没,继娶申氏,性妒,虐遇何,且并及奚;终日哓聒,恒不聊生。奚怒亡去;去后何生一子大男。奚去不返,申摈何不与同炊,计日授粟。大男渐...
  • 周克昌》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淮上贡生周天仪,年五旬,止一子,名克昌,爱昵之。至十三四岁,丰姿益秀;而性不喜读,辄逃塾从群儿戏,恒终日不返。周亦听之。一日既暮不归,始寻之,殊竟乌有。夫妻号啕,几不欲生。  年余昌...
  • 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七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孟子曰:“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
  • 离娄章句下·第八节》原文翻译 - - 《孟子》离娄章句 - -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 南宫适》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50章 - - 南宫适问羿、奡不得其死,禹、稷有天下,言力可贱而德可贵。其义已尽,无所可答,故夫子俟其出而叹其为君子,奖其尚德,至于再言之,圣人之意斯可见矣。然明道先生云:“以禹、稷比孔...
  • 唐三杰》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00章 - - 汉高祖以萧何、张良、韩信为人杰。此三人者,真足以当之也。唐明皇同日拜宋璟、张说、源乾曜三故相官,帝赋《三杰诗》,自写以赐。其意盖以比萧、张等也。说与乾曜岂璟比哉!明皇可...
  • 徐经孙、冯去非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徐经孙 水调歌头(致仕得请) 客问矩山老,何事得优游。追数平生出处,为客赋歌头。三十五时侥幸,四十三年仕宦,七十□归休。顶踵皆君赐,天地德难酬。 书数册,棋两局,酒三瓯。此是日中受...
  • 王广文、宋自道、宋自逊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王广文 金缕歌 辜负东风约。忆曾将、淮南草木,笔端笼络。后土祠中明月夜,忽有瑶姬跨鹤。迥不比、水仙低弱。天上人间惟一本,倒千钟、琼露花前酌。追往事,怎忘却。 移根应费仙家...
  • 卷一百十七·列传第五十五》原文翻译 - - 《金史》150章 - - 徒单益都,不详其履历,尝累官为延安总管。正大九年正月,行省事于徐州。时庆山奴撤东方之备入援,未至睢州,徐、邳义胜军总领侯进、杜政、张兴率本军降大兵于永州。辛丑,大兵守徐张盆...
  • 范镇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50章 - - 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为蜀守,一见到范镇就很喜欢他,把他召到府舍中,使他给子弟讲学。范镇更加自谦恭退,每每步行到官府门口,一年以后,人们还不知道他是守帅的客人。等到薛奎...
  • 杨延昭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00章 - - 杨延昭本名杨延朗,后来改名延昭,他幼时沉默寡言,儿童时,喜欢多做军阵之类的游戏。杨业曾经说“:这个儿子像我。”杨业每次出征,一定让他跟随军中。太平兴国年间(976~983)...
  • 武皇本纪》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50章 - -  (上)   太祖武皇帝,讳名克用,原来姓朱耶氏,祖先是陇右金城人。始祖名叫拔野,唐贞观年中任墨离军军使,随从唐太宗讨伐高丽、薛延陀有功,任金方道副都护,因而定居在瓜州。唐太...
  • 列传第六十一 李光弼》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50章 - - 李光弼,营州柳城人。父楷洛,本契丹酋长,武后时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将军,封蓟郡公。吐蕃寇河源,楷洛率精兵击走之。初行,谓人曰:“贼平,吾不归矣。”师还,卒于道,赠营州都督,谥曰...
  • 列传第六十七》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50章 - - 严武,中书侍郎挺之子也。神气隽爽,敏于闻见。幼有成人 之风,读书不究精义,涉猎而已。弱冠以门荫策名,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奏充判官,迁侍御史。至德初,肃宗兴师靖难,大收才杰,武杖节赴行...
  • 列传第二》原文翻译 - - 《北史》50章 - - 后妃下 齐武明皇后娄氏 蠕蠕公主郁久闾氏 彭城太妃尔朱氏 小尔朱氏 上党太妃韩氏 冯翊太妃郑氏 高阳太妃游氏 冯娘 李娘 文襄敬皇后元氏 琅邪公主 文宣皇后李氏 段昭...
  • 司马相如传》原文翻译 - - 《汉书》100章 - - 【原文】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也。少时好读书,学击剑,名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也,更名相如。以訾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