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论语别裁 > 为政 > 从台风了解人生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为政从台风了解人生

《论语别裁》是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作者南怀瑾。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成的《论语别裁》,是一本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

《论语别裁》章节目录: 《学而》 《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长》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先进》 《颜渊》 《子路》 《宪问》 《卫灵公》 《季氏》 《阳货》 《微子》 《子张》 《尧曰

从台风了解人生

书籍:论语别裁章节:为政更新时间:2018-07-23
我们看了《春秋》,看了春秋战国时候的历史,孔子在《易经》的《系传》上说:“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当孔子写《易经·系传》的时候,正是春秋时期动乱的时候。但是孔子认为“非一朝一夕之故”——不是一天所形成的。道家的庄子说:“飓风起于萍末”,飓风就是现在广东话、福建话所讲的台风,现在西方人用中国语音译过去,也叫台风。我们看到台风的力量这么猛烈,但它在水面上初起的时候,只见到水面上的一叶浮萍,稍稍动一下,紧接着水面上一股气流冒上来,慢慢大了,变成台风。道家这句话是说,个人也好,家庭也好,社会、国家、天下事都是一样,如果小事不在乎,则大问题都出在小事上。“飓风起于萍末”,大风暴是从一个小风波来的。所以孔子在《易经》中说的上面那一段话,说明天下事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几乎没有偶然。平常听人说:“这个机会很偶然”,实际上没有偶然的事情。

以中国文化《易经》的道理来说,认为天地间的事都有原因,有很多因素的。譬如有人捡到一块钱,“这多么偶然!”但仔细分析,一点不偶然,它的前因是什么?因为他走出门来了,如果没有走出门这个前因,就不会有捡到一块钱的后果。或者说,坐在家里就掉下一块钱来了,这该是偶然了吧?但是因为他坐在家里,这块钱掉下来他才捡得到呀!假如他出门不坐在家里,掉下来的钱,也不会是他的了,所以坐在家里不出去,也是得到这块钱的前因。因此这些都是因素,“其所由来者,渐矣。”都是慢慢转变来的。《易经》告诉我们,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智慧不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我们懂了《易经》这几句话,孔子著《春秋》,正是赶上那个时代,他所以那么偏重教化,正是在那三四百年当中,社会风气乱得不得了。我们不妨引用下面几个人的话,就可以知道春秋时代乱到什么程度。

司马光说:“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指赵、魏、韩三家分晋),天子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分不得守,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于斯尽!”

又说:“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灭,生民之类,糜灭几尽,其不哀哉。”

顾亭林说:“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邦无完交,士无完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得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从上面的记载,说明了春秋战国当时社会之乱,变乱是不得了的。当时,大家重视权利的斗争,社会秩序很乱,文化衰败,孔子面对这个动乱,非常担忧,因此他说为政,权力是没有用的,唯“德”而已。

从台风了解人生相关文章

  • 恩生怨》原文翻译 - - 《反经》上卷 - - 《传》称谚曰:“非所怨,勿怨。寡人怨矣。”是知凡怨者,不怨于所疏,必怨于亲密。何以明之?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孟子曰:“何以言之?”高子...
  • 唐代剑客》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 - - 外叔祖张公雪堂言,十七八岁时,与数友月夜小集,时霜蟹初肥,新盰亦熟,酣洽之际,忽一人立席前,著草笠,衣石蓝衫,摄镶去履,拱手曰:仆虽鄙陋,然颇爱把酒持螯,请附末坐可乎?众错愕不测,姑揖之坐,问...
  • 卷六》原文翻译 - - 《搜神记》上卷 - - 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本于五行,通于五事,虽消息升降,化动万端,其于休咎之征,皆可得域而论矣。夏桀之时厉山亡,秦始皇之时三山亡,周显王三...
  • 待士》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八 - - 齐宣王与盼子游于囿,出鸟兽鱼鳖而观之,见其驯狎而不惊也,洋洋然有喜色。盼子问曰:“王何以能使之若是哉?”王曰:“吾惟其性之欲,而弗逆焉耳。”盼子曰:“...
  • 一志》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七 - - 郁离子曰:多能者鲜精,多虑者鲜决。故志不一则厐,厐则散,散则溃溃然,罔知其所定。是故明生于一,禽鸟之无知,而能知人之所不知者一也。人为物之灵而多欲以昏之,反禽鸟之不如,养其枝而枯...
  • 第八十回 夫差违谏释越 勾践竭力事吴》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越大夫文种蒙吴王夫差许其行成,回报越王,言:“吴王已班师矣,遣大夫王孙雄随臣到此,催促起程,太宰屯兵江上,专候我王过江!”越王勾践不觉双眼流泪,文种曰:“五月之...
  • 天长县同访豪杰 赐书楼大醉高朋》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下卷 - - 话说杜慎卿做了这个大会,鲍廷玺看见他用了许多的银子,心里惊了一惊,暗想:“他这人慷慨,我何不取个便,问他借几百两银子,仍旧团起一个班子来做生意过日子?”主意已定,每日在...
  • 农人》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有农人耕于山下,妇以陶器为饷,食已置器垄畔,向暮视之,器中余粥尽空。如是者屡。心疑之,因睨注以觇之。有狐来,探首器中。农人荷锄潜往,力击之,狐惊窜走。器囊头,苦不得脱,狐颠蹶触器碎...
  • 丧服四制》原文翻译 - - 《礼记》后25章 - - 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訾之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夫礼,吉凶异道,不得相干,取之阴阳也。丧有四制,变而从宜,取之四时也。有恩有理,有节有权,取之人情也。恩...
  • 第一百一十八回·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后60回 - - 却说后主在成都,闻邓艾取了绵竹,诸葛瞻父子已亡,大惊,急召文武商议。近臣奏曰:“城外百姓,扶老携幼,哭声大震,各逃生命。”后主惊惶无措。忽哨马报到,说魏兵将近城下。多官...
  • 僵蚕》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术业部 - - 僵蚕 一医久无生意,忽有求药者至。开箱取药,中多蛀虫。人问“此是何物?”曰:“僵蚕。”又问:“僵蚕如何是活的?”答曰:“吃了我的药,怕他不活...
  • 曾惇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曾惇 朝中措 缘华居处渺云深。不受一尘侵。细看宜州新句,平生才是知音。 凌波一去,平山梦断,谁是关心。惟有青天碧海,知渠夜夜孤衾。 念奴娇(送淮漕钱处和) 绣衣直指,问凌风一笑,翩...
  • 僖公·僖公十三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00章 - - 【经】十有三年春,狄侵卫。夏四月,葬陈宣公。公会齐侯、宋公、陈侯、郑伯、许男、曹伯于咸。秋九月,大雩。冬,公子友如齐。   【传】十三年春,齐侯使仲孙湫聘于周,且言王子带...
  • 齐纪七 高宗明皇帝下建武四年(丁丑、497)》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00章 - - 齐纪七齐明帝建武四年(丁丑,公元497年)   [1]春,正月,大赦。   [1]春季,正月,大赦天下。   [2]丙申,魏立皇子恪为太子。魏主宴于清徽堂,语及太子恂,李冲谢曰:“臣忝师...
  • 汉纪十五 孝昭皇帝上始元元年(乙未、前86)》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00章 - - 汉纪十五汉昭帝始元元年(乙未,公元前86年)   [1]夏,益州夷二十四邑、三万余人皆反。遣水衡都尉吕破胡 募吏民及发犍为、蜀郡奔命往击,大破之。   [1]夏季,益州所属二十四...
  • 王中正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王中正,字希烈,开封人。因父亲的恩荫补为入内黄门,转到延福宫学习诗书、历算。仁宗赏识他的才华,下令安排在身边。庆历时卫士反叛,王中正拿着弓箭在宫殿西边督促捕射反叛者,反叛者...
  • 吕余庆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00章 - - 吕余庆,幽州安次人,本名胤,犯太祖名讳,因此以字行世。他的祖父吕兖,任横海军节度判官。他的父亲吕琦,在后晋任兵部侍郎。吕余庆因先代官爵补任千牛备身,历任开封府参军,升户曹掾。后...
  • 列传第五十》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50章 - - 尹思贞,京兆长安人也。弱冠明经举,补隆州参军。时晋安县有豪族蒲氏,纵横不法,前后官吏莫能制。州司令思贞推按,发其奸赃万计,竟论杀之,远近称庆,刻石以纪其事,由是知名。累转明堂令,以...
  • 王敬则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王敬则,临淮射陽人。侨居在晋陵南沙县。母亲是个女巫,常常对别人说:“敬则出生的时候胞衣是紫色的,当时的时辰正好应该吹鸣鼓角。”别人笑她说:“你儿子可以为别...
  • 续随子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续随子 释名 千金子、千两金、菩萨豆、拒冬、联步。 气味 辛温、有毒。 主治 1、小便不通。用续随了(去皮)一两、铅丹半两,同炒,加蜜捣成团,装瓶中,埋阴焉得虎子。春末前取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