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论语别裁 > 季氏 > 孔子与冉求政略的论辩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季氏孔子与冉求政略的论辩

《论语别裁》是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作者南怀瑾。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成的《论语别裁》,是一本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

《论语别裁》章节目录: 《学而》 《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长》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先进》 《颜渊》 《子路》 《宪问》 《卫灵公》 《季氏》 《阳货》 《微子》 《子张》 《尧曰

孔子与冉求政略的论辩

书籍:论语别裁章节:季氏更新时间:2018-07-23
冉有在被孔子这样训了一顿以后,他怎样答复呢?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冉有被孔子训得没有办法,只好讲了真话了。他这一套话是谋略家的思想,后来到了春秋战国的时候,谋略家也叫作纵横家,如苏秦、张仪这两位年轻的读书人,基辛格比他们差得远。

所谓纵横,还有个名词叫长短术,也叫作钩距术。将来读到古书上这些名词,都要知道是什么东西,也就是太极拳——四两拨千斤的原理。普通人不懂这个原理,对方一千斤的拳头打过来,自己起码要一千一百斤的力量才能抵得住。如果自己只有九百九十斤的力量,就一定吃瘪了。可是四两拨千斤的原理,一千斤的拳头打过来,自己略略向后闪让,让到距他拳力所到的地方一分远,隔一件衣服就挨不了打。卸去了他的力量,然后自己身子侧一下,让开一条路来,两个手指头帮他一点小忙,牵着他的拳头,顺着他的千斤来势,沿着他的去向轻轻一带一送,变成一千五百斤的力量,向空间里冲,他仆倒了。可是这一闪后,一侧身是很难的,我看见练太极拳的人在那里一摸一摸的,如练到能扭过来,拧过来就行了。否则人家的拳打过来还扭不动,拧不转,那就完了。这些原理就叫长短术、钩距学。用长可以制短,用短可以制长。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这也是谋略家。战国的时候,这些谋略家就是所谓游说之士。基辛格到处跑,在形态上就是实行游说,动之以利害。这一套东西,要熟读《国语》、《战国策》,里面全有。可是要注意,学这一套,要以道德为基础,不要乱用,应该知而不用。为了救别人、救国家、救社会,不得已而用之则可。如果经常用这套整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现在我们看到冉求完全拿谋略家的姿态出现了,被老师一骂,就被骂出真话来了。他说,老师!话要说回来,颛臾这个国家,紧靠我们鲁国边境的费城,现在如果不把它拿过来,将来鲁国的后代子孙,会成为大问题。现在乘他衰弱的时候,正好把它拿过来。这才是冉求的本意,可见冉求参加了季家的军事会议,他到底是一个参谋长。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孔子又骂冉求了,他说冉求!我告诉你,一个君子最讨厌的事情,就是明明心里想要这个东西,却装模作样说:“不要!不要!”把这件东西丢开了,然后又另外编一套理由,用很多好听的话,把它拿过来。这种态度是君子人最厌恶的。不但个人的道德不应该,政治的道德更不应该。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这就与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思想有关,也就是中国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的基本。

孔子说:据我所知,不但是一国,乃至一家人家,不怕少而怕不能均衡。以政治观念来说,不能平等;以经济观念来说,收支不能均衡。不怕穷而怕不安,内部要安定。个人而言,要安贫乐道。安于贫也是一件很难的事。这几句话发挥起来很多了,在我们个人方面,作人也好,做事也好,这几点都很重要。均衡了就无所谓贫。不管均贫也好,均富也好,就无所谓贫富了;和了就没有多少的问题;真正安定了,就没有危险。这是三个大原则。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上面讲了半天,都是内部本身的政治修明、经济安定。国家能够做到这样,国际政治上一定发生影响,其他国家一定信服了。假使还有远人不服,于是用军事去侵略人家,叫人家硬来顺服,那就是霸道;王道不是这样,人家还不服,要反省自己:国家的政治德望,以及个人的德业修养是否还有欠缺?从文化基本上着手;发扬自己的文化,奠定自己的国格、人格,充沛自己的德养,人家受了感化,自然会来。到了那个时候,“既来之,则安之”。全世界和平相处,相安无事,天下太平。这是基本原则。我们要知道这不止是孔子思想的基本原则,也是孔子思想所表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思想的基本原则。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现在的结论,直骂他的两个学生了。他说,子路、冉求,你们两个人在季家当辅相,(等于现在美国的基辛格),远人不服,(好像中东一直就不妥协,不服气,到处吃瘪。)而不能来也;人家不服你的气,你的政治道德无法使人信服,所以人家没有来结交纳好。在国内则弄得分崩离析、意见分歧,表面上看是整体的,内在很多因素是分裂的。大家离心离德,迟早要崩溃的。这种情形是守不住的,因为内部分崩离析,难以自保,只好向外发展,转移人家的视线,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孔子说,你们因为许多内政问题不能解决,于是只好用兵,在外面发动战争来转移内部的注意力。在我看来,你们很危险,季家最大的烦恼、痛苦、忧愁,不在颛臾这个边区的小国家,而是在萧墙之内,在季家自己兄弟之间。孔子说了这个话不久,后来季家兄弟果然发生了问题;所以后世内部发生祸乱,就用“祸起萧墙”这句话,在文学上典故,就是从孔子这句话来的。

这一段文字的大概已经解释完了。在进入本文之先,我们曾提到过一点:中国文化的精神在“兴灭国,继绝世。”第二点:如何完成一个高级干部幕僚的臣道。综合来说,中国文化政治道德的必备条件,要济困扶危,抑强助弱。所以国父的思想,提倡联合弱小民族,确是中国文化的一贯思想。在个人而言,帮助颠沛流离、有艰难、有困苦的人。如果大臣不能帮助老板这样做,孔子认为这是根本不对的。同时也讲到,只晓得扩充军备、发动侵略,而内部民不聊生,国民经济不能安定,是历史的大过错、社会的大毛病,也是政治的大问题。这一段同时还讲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思想,也就是国父民生主义思想的根源,讲均衡的道理。

孔子与冉求政略的论辩相关文章

  • 栗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300章 - - 关于栗氏来源最经典的说法是:栗氏是古代帝王伏羲之后,其始祖是伏羲之后裔栗陆氏。据传说,伏羲、男、风姓,又称伏羲氏,是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首任帝。31岁时与凤州(今天...
  • 走为上计》原文翻译 - - 《三十六计》败战计 - - 原文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注释①在师中古,承天变也:语出《易经.师》卦(卦名讲释见前第二十六计注)。本卦九二.《象》辞:“在师中吉,承天宠也”是说主帅身在军中指...
  • 砖击辛五》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乾隆戊午夏,献县修城役夫数百拆故堞。破砖掷城下;城下役夫数百,运以荆筐。炊熟,则鸣柝聚食。方聚食间,役夫辛五告人曰:顷运砖时,忽闻耳畔大声,曰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汝知之乎?回顾无所睹...
  • 塞外雪莲》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 - 塞外有雪莲,生崇山积雪中,状如今之洋菊,名以莲耳。其生必双,雄者差大,雌者小。然不并生,亦不同根,相去必一两丈,见其一,再觅其一,无不得者。盖如菟丝茯苓,一气所化,气相属也。凡望见此花...
  • 黝黑巨人》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 - 先祖有小奴,名大月,年十三四,尝随村人罩鱼河中,得一大鱼,长几二尺。方手举以示众,鱼忽拨刺掉尾,击中左颊,仆水中。众怪其不起,试扶之,则血缕浮出。有破碗在泥中,锋癉如刃,刺其太阳穴矣。...
  • 游嵩山日记》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余髫年tiáo幼年蓄五岳志,而玄岳出五岳上,慕尤切。久拟历襄、郧,扪太华,由剑阁连云栈,为峨眉先导;而母老志移,不得不先事太和,犹属有方之游。第沿江溯流,旷日持久,不若陆行舟返,...
  • 白龙朝山》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浙江上虞县之西门外,居民多遵海而处。海之石塘西自夏盖山而止,山巅有夏盖夫人庙,俗传为夏禹王妃涂山氏也。  海中向有一白龙,每年于中秋前后,例必朝山一次,居民于此数日内,见云脚...
  • 良冶之门多钝铁》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子罕 - - 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大”读“太”,大宰是春秋...
  • 卷六》原文翻译 - - 《水经注》上卷 - - 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  《山海经》曰:《北次二经》之首,在河之东,其首枕汾,曰管涔之山,其上无木,而下多玉,汾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十三州志》曰:出武州之燕京山。亦管涔之异...
  • 土化兔》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靖逆侯张勇镇兰州时,出猎获兔甚多,中有半身或两股尚为土质。一时秦中争传土能化兔。此亦物理之不可解者。
  • 青蛙神》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江汉之间,俗事蛙神最虔。祠中蛙不知几百千万,有大如笼者。或犯神怒,家中辄有异兆;蛙游几榻,甚或攀缘滑壁,其状不一,此家当凶。人则大恐,斩牲禳祷之,神喜则已。  楚有薛昆生者,幼惠,美...
  • 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原文翻译 - - 《孟子》离娄章句 - -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
  • 辞义》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外篇 - - 或曰:“乾坤方圆, 非规定之功, 三辰摛景, 非莹磨之力;春华粲焕, 非渐染之辨;茝蕙芬馥, 非容气所假. 知夫至真, 贵乎天然也. 义以罕觌为异, 辞以不常为美, 而历观古今属...
  • 留茶》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贫窭部 - - 留茶 有留客吃茶者,苦无茶叶,往邻家借之。久而不至,汤滚则溢,以冷水加之。既久,釜且满矣,而茶叶终不得。妻谓夫曰:“茶是吃不成了,不如留他洗个浴罢。” 怕狗 客至...
  • 沈元实、游子蒙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沈元实 水调歌头 金关五云里,玉座太微间。凌虚新就燕间,宣唤侍臣班。丹扆坐移前席,禁漏声传高阁,喜气满龙颜。天语眷畴昔,政路稳跻攀。 酒如渑,香袅穗,寿南山。橙黄橘绿,樽前辉映菊...
  • 米苇、赵仲御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米苇 浣溪沙(野眺) 日射平溪玉宇中。云横远渚岫重重。野花犹向涧边红。静看沙头鱼入网,闲支藜杖醉吟风。小春天气恼人浓。 醉太平 风炉煮茶。霜刀剖瓜。暗香微透窗纱。是池中藕...
  • 庄公·庄公二年》原文翻译 - - 《左传》50章 - - 【经】二年春王二月,葬陈庄公。夏,公子庆父帅师伐于余丘。秋七月,齐王姬卒。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乙酉,宋公冯卒。   【传】二年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书,奸也。...
  • 鹿胒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鹿胒,字永吉,济陰人。父鹿生,在《良吏传》。胒喜欢兵书、陰陽、释氏之学。太师、彭城王元勰召他为馆客。他曾经到徐州,马病了,搭船而到大梁。夜晚睡觉,跟从的人上岸偷来四捆禾草喂...
  • 齐宣王见颜斶》原文翻译 - - 《战国策》9至16卷 - - 《战国策》卷十一 齐策四(齐宣王见颜斶) 【提要】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颜斶运用辨证思维,说明了贵贱、上下、君臣之间相互依靠、衬托、转化的辨证关系,也运用此思维,说出了自...
  • 罗隐经典古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全唐诗卷六百六十 卷660_1 《送支使萧中丞赴阙》罗隐 八年刀笔到京华,归去青冥路未赊。 今日风流卿相客, 旧时基业帝王家。 彤庭彩凤虽添瑞,望府红莲已减花。 从此常僚如有问,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