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论语别裁 > 先进 > 历史人物典型的塑立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先进历史人物典型的塑立

《论语别裁》是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作者南怀瑾。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成的《论语别裁》,是一本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

《论语别裁》章节目录: 《学而》 《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长》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先进》 《颜渊》 《子路》 《宪问》 《卫灵公》 《季氏》 《阳货》 《微子》 《子张》 《尧曰

历史人物典型的塑立

书籍:论语别裁章节:先进更新时间:2018-07-23
下面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了: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这是孔子对于高级干部、领导者,乃至为人事业伙伴者所说的话。孔子在这里有大臣与具臣的分别。中国历史上的高级干部,归纳起来大概有这几种特称:名臣、大臣、忠臣、奸臣、贤臣、佞臣,加上《论语》中孔子思想的具臣等等。这也就是中国文化历史上国家高级干部的标准。作历史上一个名臣,真是谈何容易?几千年来,名垂青史,只有诸葛亮、王阳明、曾国藩等可数的若干人而已。他们都是名臣,有名望。有些还不一定就是大臣,如范仲淹等等,可称得上是国家大臣,这更不多了。其他忠臣、奸臣、佞臣等的意思大家都知道的。至于“具臣”,只是够得上做个具员而已。我们知道在历史上留名实在不容易!中国历史,自然有个规格,不管当时权势有多大,最后这笔帐是算得很公平的。像清朝皇帝下命令,修明朝的历史,而明朝许多大臣,最后投降满清的,仍然把他们定格为“二臣”。这是康熙下的定论。虽然这些人很忠于清朝,但在皇帝的心目中,他们还是不行,只是二臣。我们也在历史上看到,当李闯打进北京时,明思宗崇祯上煤山自缢,李闯还是很尊敬地向崇祯行礼的。后来满清攻陷了北京,也还是去崇祯陵墓祭拜,好人终归是好人,历史上这些地方,是公理昭然的。把这个观念说清楚了,再回过来说本文。

季子然是鲁国人,他问孔子说,请子路和冉求两个人出来做事,他们是不是够得上做国家的大臣?以现代来说,像英国的邱吉尔、日本的伊藤博文,哪个可以说是国家的大臣?季子然是问孔子,这两个学生,可不可以出来做国家的大臣?孔子说,我还以为你问我其他什么特别的问题哩!原来你是问子路和冉求这两个人的事啊!我告诉你,真正的大臣是“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自己有理想、有主义,辅助一个主体的人,使这个主体的人,向理性的标准、理想的主义、仁道的思想这条路上迈进。假使这个主体的人,不听这种意见,宁可算了,不肯干下去。这是“大臣”为行道而来的风格,不是为地位、为功名富贵、为作官、为待遇而来的。

至于你问子路和冉求这两个年轻人,他们确是人才,是具臣、能臣。政治、经济、军事都会;很能干,很有才具,也很有气节。季子然说,这样说起来,如果请他们出来做事,这两个人会绝对服从的!绝对服从,不一定是大臣。所以孔子说,并不是这样,他们是具臣,你如请他做事,他绝对忠实,绝对尽心。要说绝对服从,这服从是有限度的,你如果做背叛道义的事、背叛国家的事、背叛社会大众的事,那他们不来的。假如你杀了父母,乃至叛变,他难道跟着你叛变?跟着你杀父母?这种事他们绝不来的。这就是具臣,虽然只能算是具员,但也要有才能而又忠贞亮节。

大臣、具臣的分别,我们可以看出一点大概了。孔子虽然是讲大臣、具臣之别,同时也影射了刚才所提的能臣。可见之于《三国演义》——曹操年轻的时候,乔玄曾经为他看相。乔玄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如果有好的领导人,跟着做事,会是一个能臣;如果碰到动乱的时代,没有好的领导人,则成为奸雄。就这两句话——“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把曹操一生断定了。能臣与奸雄,往往极难分别。大臣、具臣、名臣之间,说实在的,也很难有一严格的界限。

历史人物典型的塑立相关文章

  • 突战》原文翻译 - - 《六韬》豹韬 - - 武王问太公曰:“敌人深入长驱,侵掠我地,驱我牛马,其三军大至,薄我城下,吾士卒大恐,人民系累,为敌所虏,吾欲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谓之突兵。...
  • 诫兵第十四》原文翻译 - - 《颜氏家训》下卷 - - 颜氏之先,本乎邹、鲁,或分入齐,世以儒雅为业,遍在书记。仲尼门徒, 升堂者七十有二,颜氏居八人焉。秦、汉、魏、晋,下逮齐、梁,未有用兵以取达者。春秋世,颜高、颜鸣、颜息、颜羽之徒,...
  • 姚安》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姚安,临洮人,美丰标。同里宫姓,有女子字绿娥,艳而知书,择偶不嫁。母语人曰:“门族风采,必如姚某始字之。”姚闻,给妻窥井,挤堕之,遂娶绿娥。雅甚亲爱。  然以其美也,故疑之...
  • 荞中怪》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长山安翁者,性喜操农功。秋间荞熟,刈堆陇畔。时近村有盗稼者,因命佃人乘月辇运登场,俟其装载归,而自留逻守。遂枕戈露卧。目稍瞑,忽闻有人践荞根咋咋作响。心疑暴客,急举首,则一大鬼...
  • 告子章句上·第十五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告子章句 - - 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
  • 万章章句下·第四节》原文翻译 - - 《孟子》万章章句 - - 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也?”孟子曰:“恭也。”  曰:“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曰:“尊者赐之,曰‘其所取之者,义乎,不义乎”,而后受...
  • 第八十三回·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后60回 - - 却说章武二年春正月,武威后将军黄忠随先主伐吴;忽闻先主言老将无用,即提刀上马,引亲随五六人,径到彝陵营中。吴班与张南、冯习接入,问曰:“老将军此来,有何事故?”忠曰:&ldq...
  • 吃梦中醋》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殊禀部 - - 吃梦中醋 一惧内者,忽于梦中失笑。妻摇醒曰:“汝梦见何事而得意若此?”夫不能瞒。乃曰:“梦娶一妾。”妻大怒,罚跪床下。起寻家法杖之。夫曰:“梦幻虚...
  • 医女接客》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术业部 - - 医女接客 医士、妓女、偷儿三人,死见冥王。王问生前技术,医士曰:“小人行医,人有疾病,能起死回生。”王怒曰:“我每常差鬼卒勾提罪人,你反与我把持抗衡,可发往油锅...
  • 不怕死的》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闺风部 - - 不怕死的 有新妇进门年余,孕已满月,临盆极难,胎转之际,腹中绞痛几欲死,迟两三日方下,视之男也。妇谓夫曰:“吾为此一块肉,几濒于死。既有此子,宗祀可不绝。愿从此不睡合欢床,若...
  • 郑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50章 - - 姓氏:郑 姓氏祖宗:郑桓公 姓氏起源: 郑姓的历史已有三千多年。它的来源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周宣王把他的弟弟友封于槿林(今陕西华县东),建郑国,友即郑桓公。周幽王...
  • 曹操杀杨修》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00章 - - 曹操杀杨修之后,见其父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操为之改容。《古文苑》载操与彪书,数修之罪,以为“恃豪父...
  • 志第十九·礼十一》原文翻译 - - 《金史》50章 - - ◎礼十一   ○外国使入见仪   皇帝即御座,鸣鞭、报时毕,殿前班小起居,引至侍立位。引臣僚左右入,至丹墀,小起居毕,宰执上殿,其余臣僚分班出。阁门使奏使者入见榜子。先引宋...
  • 吕祖俭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吕祖俭字子约,婺州金华人,是吕祖谦的弟弟,像学生一样受学于吕祖谦。监明州仓,将要上任,恰逢吕祖谦去世。按照吏部四选注授官员差遣的规定半年不上任的为逾限过犯,吕祖俭决心打算服...
  • 滕茂实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吴安国字镇柳,处州人。他是太学进士,累官升任考功郎官。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出使金国,逢金人背弃盟约,把他拘留胁迫他服从,吴安国毅然正色说:“我的头可以得,我的气节不可以强夺,...
  • 樊知古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00章 - - 樊知古,字仲师,其祖先为京兆长安人。他的曾祖樊翶,为濮州司户参军。他的祖父樊知谕,在吴国任金坛县令。他的父亲樊潜,事奉南唐李景,任汉阳、石埭二县令,因而居家池州。樊知古曾参加...
  • 隐帝本纪》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50章 - - (上)   隐皇帝,讳名承..,是高祖的第二子。母亲李太后,在后唐长兴二年(931)三月七日,在邺都的旧居生下隐帝。高祖镇守太原时,暂任他为节院使,历官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建国初,授予...
  • 灵澈、大易、释泚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全唐诗卷八百一十 卷810_1 《听莺歌》灵澈 新莺傍檐晓更悲,孤音清泠啭素枝。 口边血出语未尽, 岂是怨恨人不知。 不食枯桑葚,不衔苦李花。 偶然弄枢机, 婉转凌烟霞。 众雏飞鸣何...
  • 鱼玄机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卷八百零四 卷804_1 《赋得江边柳(一作临江树)》鱼玄机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卷804_2 《赠邻女(一...
  • 王建古诗代表作品》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卷三百 卷300_1 《赠王枢密》王建 三朝行坐镇相随,今上春宫见小时。 脱下御衣先赐着, 进来龙马每教骑。 长承密旨归家少,独奏边机出殿迟。 自是姓同亲向说,九重争得外人知。 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