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论语别裁 > 尧曰 > 上古的政治经济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尧曰上古的政治经济

《论语别裁》是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作者南怀瑾。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成的《论语别裁》,是一本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

《论语别裁》章节目录: 《学而》 《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长》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先进》 《颜渊》 《子路》 《宪问》 《卫灵公》 《季氏》 《阳货》 《微子》 《子张》 《尧曰

上古的政治经济

书籍:论语别裁章节:尧曰更新时间:2018-07-23
一种真正的学问要达到外用,在古人多是用之于政治方面。现在我们所讲的,都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哲学的道理,现在说到上古为政的九个字: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
这是写作《论语》当时,引用上古的文献。“谨权量”有两个观念,我们看到《尚书》中《舜典》有一句话,“同律度量衡”。我们的文字越到上古越麻烦,这也是中国文字与外国文字基本上的不同,中国文字依六书的法则而来,每一个字,单独代表一个观念,有时一个字包括了四五个概念;外国文字要几个字母拼起来,才表示一个概念。这是中国与西文化不同的重点之一,我们必须了解的。我们后世年轻人读古文会觉得麻烦,就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没有从研究中国字入手,尤其现在更是如此。

像这里,就是说从尧舜的时代才统一了全国的“律”。这个“律”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天文的、物理的规律,就是现在所说科学性的各种“律”,包括了历法、天文的法度等等,这是中国最早、最古老、也是最光荣的。在全世界各国,天文学的发展,我们是最早最早的,比别人早了好几千年。另一方面就是政治制度的各种官制规律,虽然历代都有变更,但原则上仍是一贯相承的。

“度”可以分开来说,一种是地理方面的行度,等于现在西方文化的地球经纬度。另一种就是长度,经济方面应用的丈、尺、寸、分等等名数单位。这是古代为了经济上使用,求得公平合理而统一的。

“量”,即是合、升、斗等容量的总称。

“衡”就是称,就是称东西的斤、两、钱等等名数的总称。

这就是在尧舜时代,已经发现,各个宗法社会,各自为政,律、度、量、衡都没有统一,所以他要把它统一起来。我们要研究经济,研究社会发展,看二十五史就知道了。我们直到现在,这些东西都还没有完全彻底统一,上菜场就知道,有台尺、台斤,又和我们当年在大陆所用的不同,现在又有公尺、公斤等等,是根据西方文化来的。现在以全世界来说,很少有已经统一了的地方,只有小部分统一了,如装船的吨位算是统一了的,可是在各国社会自己国内所用的,还是没有统一。由此我们也了解,人类努力了几千年,自己号称文明进步,事实这些地方,我们还是停留在几千年前的阶段,统一的工作,还没有做到,这是以哲学的观点,看历史的所谓进化,是一个讽刺。

《论语》上这里也说,要“谨权量,审法度。”这个法度,就是现在所谓的制度,各种办事的制度,要严格注意,这是第一层的意义。其第二层的意义,如果我们不根据《尚书》记载的传统而讲,“谨权量”的权量,就是权变的意思,我们中国文化中,尤其儒家喜欢讲究两个字,所谓“经权”之道,经就是常经,大原则不变,永远不变的,如人之穿衣饮食是经,但吃白米或吃面包,穿西装或穿中山装,可以随意,则是权变。“权”具有了这样的意义。在为政的大原则就是“谨权量”,对政治权能的分辨,要非常谨慎,以个人而言,如领导一个单位,对某同仁在权力上应该使用到什么程度,要量才而用。要非常谨慎,这也是对人事而言。“审法度”是对制度而言。固然说为政在人,但是制度的发挥,非常重要。

上古的政治经济相关文章

  • 待人接物》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宪问 - - 这里是孔子所说,为人处世,交友之间的一个信条: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明明别人来骗自己,可是不给人当面难堪,这是“不逆诈”。平生经验,的确碰到过许多...
  • 由养士到考试》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为政 - - 大家有机会可以读一篇文章,对于处世大有助益,这篇文章简称《论养士》,苏东坡作的。这篇文章在中国的政治思想——政治哲学领域中,占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研究政治与社会...
  • 论畋猎》原文翻译 - - 《贞观政要》下卷 - - 秘书监虞世南以太宗颇好畋猎,上疏谏曰:“臣闻秋狝冬狩,盖惟恒典;射隼从禽,备乎前诰。伏惟陛下因听览之余辰,顺天道以杀伐,将欲摧班碎掌,亲御皮轩,穷猛兽之窟穴,尽逸材于林薮。夷...
  • 九佳》原文翻译 - - 《笠翁对韵》上卷 - - 门对户,陌对街。枝叶对根荄。斗鸡对挥麈,凤髻对鸾钗。登楚岫,渡秦淮。子规对夫差。石鼎龙头缩,银筝雁翅排。百年诗礼延余庆,万里风云入壮怀。能辨明伦,死矣野哉悲季路;不由径袜,生乎...
  • 第十六章》原文翻译 - - 《中庸》目录 - -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  「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
  • 东门之枌》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穀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穀旦于逝,越以鬷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 第九十七回 陈观谏官升安抚 琼英处女做先锋》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后60回 - - 话说当下吴用对宋江道:“城中军马单弱,前日恃乔道清妖术,今知乔道清败困,外援不至,如何不惊恐。小弟今晨上云梯观望,见守城军士,都有惊惧之色。今当乘其惊惧,开以自新之路,明其...
  • 轻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五卷 - - 【原文】凡与敌战,必须料敌详审而后出兵。若不计而进,不谋而战,则必为敌人所败矣。法曰:“勇者必轻合,轻合而不知利。”①春秋晋文公与楚战②,知楚将子玉③刚忿褊急,文公...
  • 携灯》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贪吝部 - - 携灯 有夜饮者,仆携灯往候。主曰:“少时天便明,何用灯为?”仆乃归。至天明,仆复往接。主责曰:“汝大不晓事,今日反不带灯来,少顷就是黄昏,叫我如何回去?” 不...
  • 里仁》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50章 - -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孟子论函矢巫匠之术,而引此以质之,说者多以里为居,居以亲仁为美。予尝记一说云,函矢巫匠皆里中之仁也。然于仁之中有不仁存焉,则仁亦在夫择...
  • 徐伸、江汉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徐伸 转调二郎神 闷来弹雀,又搅破、一帘花影。谩试著春衫,还思纤手,薰彻金炉烬冷。动是愁多如何向,但怪得、新来多病。想旧日沉腰,而今潘鬓,不堪临镜。 重省。别来泪滴,罗衣犹凝。...
  • 杜安世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杜安世 鹤冲天 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台榭绿阴浓。薰风细。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恰是逍遥际。单夹衣裳,半栊软玉肌体。 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窗外数修篁,寒相倚。有个关...
  • 隋纪三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庚申,公元600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50章 - - [1]春,二月,熙州人李英林反。三月,辛卯,以扬州总管司马河内张衡为行军总管,帅步骑五万讨平之。   [1]春季,二月,熙州人李英林率众造反。三月,辛卯(初二),隋文帝任命扬州总管司马河...
  • 卷一百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二》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张禧,东安州人。父仁义,金末徙家益都。及太宗下山东,仁义乃走信安。时燕蓟已下,独信安犹为金守,其主将知仁义勇而有谋,用之左右。国兵围信安,仁义率敢死士三百,开门出战,围解,以功署军...
  • 吕陶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50章 - - 吕陶字元均,成都人。蒋堂镇守蜀州,延纳很多士人入学,亲自考核他们的文章,曾得到吕陶的论文,集中学生朗读,说:“这是贾谊的文章。”吕陶当时年纪十三岁,在座的人都感到吃惊...
  • 杂传第二十九》原文翻译 - - 《新五代史》50章 - - ○卢光稠谭全播   卢光稠、谭全播,皆南康人也。光稠状貌雄伟,无佗材能,而全播勇敢有识略,然全播常奇光稠为人。唐末,群盗起南方,全播谓光稠曰:“天下汹汹,此真吾等之时,无徒...
  • 殷不害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殷不害字长卿,陈郡长平人。祖父殷任,齐朝豫章王行参军。父亲殷高明,梁朝尚书中兵郎。殷不害性情特别孝顺,父丧期间过于毁顿,因此年少时就知名。持家勤俭节约,住所特别贫寒,有五个弟...
  • 毛修之传》原文翻译 - - 《宋书》50章 - - 毛修之字敬文,荥陽陽武人。他的祖父毛虎生,伯父毛璩,都是益州刺史。父亲毛瑾,官至梁、秦二州刺史。 毛修之心怀大志,读了不少史书。荆州刺史殷仲堪用他当宁远参军。桓玄攻下荆...
  • 罗隐唐诗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六十四 卷664_1 《虚白堂前牡丹相传云太傅手植在钱塘》罗隐 欲询往事奈无言,六十年来托此根。 香暖几飘袁虎扇, 格高长对孔融樽。 曾忧世乱阴难合,且喜春残色上存。 莫背...
  • 杜牧的古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二十四 卷524_1 《斑竹筒簟》杜牧 血染斑斑成锦纹,昔年遗恨至今存。 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将身卧泪痕。 卷524_2 《和严恽秀才落花》杜牧 共惜流年留不得,且环流水醉流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