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论语别裁 > 尧曰 > 学至三知的结论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尧曰学至三知的结论

《论语别裁》是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作者南怀瑾。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成的《论语别裁》,是一本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

《论语别裁》章节目录: 《学而》 《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长》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先进》 《颜渊》 《子路》 《宪问》 《卫灵公》 《季氏》 《阳货》 《微子》 《子张》 《尧曰

学至三知的结论

书籍:论语别裁章节:尧曰更新时间:2018-07-23
上面是孔子答复了子张的五美四恶,下面是全部《论语》二十篇的结论了。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古代中国人讲三理,本来三理的“理”是礼,中国文化有三礼,即“周礼、礼记、仪礼”为三礼。宋明以后又有三理的说法,读书人必须懂三理,是“医理、命理、地理(堪舆)”这是由孝道的观念来的。知识分子要懂得这三理,因为父母病了,自己要懂得照顾,这就要懂医理。“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要懂算命。父母这年有问题,为儿女的要特别小心。万一出了事,要找个好风水,就得懂地理。

因此有一位朋友精于算命的引用这句话,说孔子主张知识分子必须懂得算命,实际上孔子这句话,并没有提到算命,孔子的时代,还没有用八字来算命的事,用八字算命兴起在唐代,严格说来早一点在南北朝才有,中间加上了印度传过来的文化,如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的动物生肖,是由印度传来的,我们原来只有地支,没有配上这些动物,东汉以后印度传来了这一套,到唐代才形成算命的学问。而算命之术分许多大派,同样的八字用这一派方法算很好,用另一派方法算又很坏。在算命者说来,历史上最好的命是乾隆,他八字内地支涵的四个字是“子、午、卯、酉”,叫作四正的命,乾隆的命好,历史上的皇帝,没有比他更舒服的,六十年的太平皇帝,活到八十几岁,所以自称十全老人,样样好,只有当这种皇帝还蛮舒服,历史上其他皇帝,没有一个不忧患的。可是有一个人的八字和乾隆一样,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而为叫化子。那么这个命怎么去算?像这样的算命例子多得很,算命的人却说,因为地区不同,乾隆生在北方,那叫化子生在南方。在空间上,同一房间两张床上出生的,还是有差别,这叫移形换步。变动一步,所看的对象,形态就变了,形态变了,结论就不同。如果要讲这一套,那么一个人连路都不敢走了,这中间就有一个道理,所谓“魔从心造,妖由人兴。”

孔子所讲的命,其真正意义,指宇宙的某一法则,人事、物理、历史的命运,时间空间加起来,形成这一股力量的时候,人对他没有办法转变,这就是命。现在我们称它为“时代的趋势”。势在那里的时候,像汽车那股动的力量还没有完,没办法停止,历史时代有他的前因后果,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会形成这样?所以这个“命”很难讲。就现代来说,我们的八字早已算好了,不过不是生辰八字,而是“生于忧患,死于忧患”八个字。中国古代有“天命之谓性”的“命”又是另一种解释,解释作宇宙生命之命,如果我们把《论语》中这一句解释作生命之命,又牵涉到哲学问题了,而命运之命包括了哲学与科学的问题,也是非常难研究的。孔子这里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人不知道时代的趋势,对于环境没有了解,不能有前知之明,无法为君子。

“不知礼,无以立也。”这个礼包括了文化,以前我们再三的解释过了,不多说了。简单说,一切礼义,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道理、人生道理要懂得,假使不懂,就无法站立在这人世间,就永远跟着环境转,自己没办法特立独行。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照文字解释,不知道说话,无法作人。人怎会不知言?各个都会说话,这个“言”就代表言语文化,比如古人先贤告诉我们的话,我们不能深切真正了解,就无法作人处世。如《论语》,是孔子的人生经验,告诉了我们,不懂,就不知怎样作人做事。

这一节书到此结束了,就是自“子曰:学而时习之。”开始,全部《论语》二十篇连起来,都是学问。学问不是知识,不是文字,学问是拿人生修养来体验,随时随地来学习,才能达到“知命”而“自立”的境界。这样,才能算是“知言”,才不是白读了《论语》。我认为《论语》的精神大致是如此。对与不对,我也不知道。我的学识止于如此,如果明天更有深造,那又另作别论了。

学至三知的结论相关文章

  • 芦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芦姓来源有二:1、出自姜姓,齐桓公之后。桓公之后有以芦蒲为姓者,后改单姓芦。2、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来。据《魏书·官氏志》及《太平图话姓氏综》所载,北魏时改代北莫芦...
  • 十过》原文翻译 - - 《韩非子》前30章 - - 十过:一曰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二曰顾小利,则大利之残也。三曰行僻自用,无礼诸候,则亡身之至也。四曰不务听治而好五音,则穷身之事也。五曰贪愎喜利,则灭国杀身之本也。六曰耽于女...
  • 巨盗齐大》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 - 齐大,献县剧盗也,尝与众行劫,一盗见其妇善,逼污之。刃胁不从,反接其手缚于凳,已褫下衣,呼两盗左右挟其足矣。齐大方看庄——盗语谓屋上了望以防救者为看庄。闻妇呼号,自屋...
  • 第二十三回 卫懿公好鹤亡国 齐桓公兴兵伐楚》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上卷 - - 话说卫惠公之子懿公,自周惠王九年嗣立,在位九年,般乐怠傲,不恤国政。最好的是羽族中一物,其名曰鹤。按浮邱伯《相鹤经》云:鹤,阳鸟也,而游于阴,因金气,乘火精以自养。金数九,火数七,故鹤...
  • 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公孙丑章句 - -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 第一百一十二回·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兵》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后60回 - - 却说司马昭闻诸葛诞会合吴兵前来决战,乃召散骑长史裴秀、黄门侍郎钟会,商议破敌之策。钟会曰:“吴兵之助诸葛诞,实为利也;以利诱之,则必胜矣。”昭从其言,遂令石苞、州泰...
  • 任诞》原文翻译 - - 《世说新语》二卷 - - 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阮籍遭...
  • 洪茶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洪茶 月华清(春夜对月) 花影摇春,虫声吟暮,九霄云幕初卷。谁驾冰蟾,拥出桂轮天半。素魄映、青琐窗前,皓彩散、画阑干畔。凝眄。见金波滉漾,分辉鹊殿。 况是风柔夜暖。正燕子新来,海...
  • 薜几圣、马咸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薜几圣 渔家傲(梅影) 雪月照梅溪畔路。幽姿背立无言语。冷浸瘦枝清浅处。香暗度。妆成处士横斜句。 浑似玉人常淡伫。菱花相对成清楚。谁解小图先画取。天欲曙。恐随月色云间...
  • 德经·第五十五章》原文翻译 - - 《道德经》德经 - -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 德经·第五十一章》原文翻译 - - 《道德经》德经 - -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 隐公·隐公四年》原文翻译 - - 《左传》50章 - - 【经】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夏,公及宋公遇于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秋,翬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冬...
  • 卷二百四十六·列传第一百三十四》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满朝荐,字震东,麻阳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咸宁知县,有廉能声。税监梁永纵其下劫诸生橐,朝荐捕治之。永怒,劾其擅刑税役,诏镌一官。大学士沈鲤等论救,不听。会巡抚顾其志极论永贪...
  • 卷一百十五·列传第五十三》原文翻译 - - 《金史》150章 - - 完颜奴申,字正甫,素兰之弟也。登策论进士第,仕历清要。正大三年八月,由翰林直学士充益政院说书官。五年,转吏部侍郎。监察御史乌古论石鲁剌劾近侍张文寿、仁寿、李麟之受敌帅馈遗...
  • 景宗耶律贤上》原文翻译 - - 《辽史》50章 - - 景宗孝成康靖皇帝,讳贤,字贤宁,小字明。<一>世宗皇帝第二子,母曰怀节皇后萧氏。察割之乱,帝甫四岁。穆宗即位,养永兴宫。既长,穆宗酗酒怠政。帝一日与韩匡嗣语及时事,耶律贤适止之。...
  • 段深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50章 - - 段深,不知是哪处人氏。开平年间,因为精于医术而在翰林听候皇帝诏召。当时梁太祖身患疾病很久,小便很浑浊,僧人晓微奉侍医药,略有起色,太祖就赐给晓微紫衣和大师的称号,赏赐财物非常...
  • 卷五睿宗 玄宗》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00章 - - 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讳旦,高宗第八子也。始封殷王,领冀州大都督、单 于大都护。长而温恭好学,通诂训,工草隶书。徙封豫王,又封冀王,累迁右金吾 卫大将军、洛州牧。徙封相王,复封...
  • 范岫传》原文翻译 - - 《梁书》50章 - - 范岫,字懋宾,济陽考城人。他的高祖父范宣是晋朝的征士。他的父亲范羲是南朝宋代兖州别驾。 范岫早年丧父,是精心侍奉母亲的孝子,他和吴兴人沈约都被蔡兴宗所敬重。泰始年间,开...
  • 张荐、杨于陵、许孟容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三十 卷330_1 《奉酬礼部阁老转韵离合见赠(时为秘书监)》张荐 移居既同里,多幸陪君子。 弘雅重当朝,弓旌早见招。 植根琼林圃,直夜金闺步。 劝深子玉铭,力竞相如赋。 间阔向...
  • 韦应物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卷一百八十六 卷186_1 《拟古诗十二首》韦应物 辞君远行迈,饮此长恨端。 已谓道里远,如何中险艰。 流水赴大壑,孤云还暮山。 无情尚有归,行子何独难。 驱车背乡园,朔风卷行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