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论语别裁 > 宪问 > 急功近利之徒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宪问急功近利之徒

《论语别裁》是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作者南怀瑾。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成的《论语别裁》,是一本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

《论语别裁》章节目录: 《学而》 《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长》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先进》 《颜渊》 《子路》 《宪问》 《卫灵公》 《季氏》 《阳货》 《微子》 《子张》 《尧曰

急功近利之徒

书籍:论语别裁章节:宪问更新时间:2018-07-23
下面是结论了。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阙党是一个地方团体的名称,童子是一个年轻人,并不一定是小孩子,将命的“将”是带来,“命”是命令,就是衔命而来。古人的注解是说孔子叫年轻人去传达命令。我现在的意思和古人不同,认为应该他来传命令。(后面也还是这两个字,可对照。)无论是衔命而来,或是传令而去,不是这段主题所在,没有多大关系,不必多去谈它。主题在有人问孔子,这个年轻人很不错的吧?小小年纪就负了那么大的任务,来传达命令,一定是个能求上进的人吧!孔子答得很妙,他没有说这个意见不对,而只是说,我只看到他在这个位置上,担任这个职务;同时我也只看到他在那位老前辈的旁边走来走去,是个侍从或助手。我只看到这两点,他有没有学问,是不是人才,我不知道。如果认真讲,他并不是求上进的,而是想尽办法,找一个出头的机会,并不是想在人生中求学问,职务上求经验的人。

孔子这一番话,和这篇一开始的“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的话相呼应。这其中许多观念连起来,就是任何时代中,求急进的很多。急进成功了,居于位也,就得到这个位置。不过从历史上研究,全部二十五史,其中凡是少年得志的人,到了中年或晚年,都“其末之难矣”。最后结论是好的很少。所以年轻人,多经过一番挫折、一番磨炼、一番努力,到了中年上来,晚年成就比较多。这成就并不一定是官做得大,财发得多,而是在历史、在人生有所交代的成就。历史上的先生大人们都是如此,这就是与前期的困苦奋斗有关。年轻人容易有求急进的毛病,我们都有这个经验,年轻时都喜欢挤在老前辈前出头。而前辈说我们年轻人如何,就一肚子不高兴。到了中年以上,人家说我们是老先生,也很不高兴,想退回年轻,做不到了。

急功近利之徒相关文章

  • 致诸弟·带归度岁之资》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理财篇 - - 澄候子植季洪四位老弟足下:  廿五日遣春二维五归家,曾寄一函,并谕旨奏折二册,廿六日水师在九江开仗获胜,陆路塔罗之军,在江北蕲州之莲花桥,大获胜仗,杀贼千余人,廿八日克复广济县城...
  • 山东朱文》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 - 州县官长随,姓名籍贯皆无一定,盖预防奸赃败露,使无可踪迹追捕也。姚安公尝见房师石窗陈公一长随,自称山东朱文,后再见于高淳令梁公润堂家,则自称河南李定。梁公颇倚任之,临启程时,此...
  • 二鬼拘义》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膳夫杨皏,粗知文字,随姚安公在滇时,忽梦二鬼持皋票来拘。标名曰杨皏,义争曰:我名杨义,不名杨皏,尔定误拘,二鬼皆曰:字上尚有一点是省笔义字,义又争曰:从未见义字如此写,当仍是皏字,误滴一...
  • 李斯的老鼠哲学》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讲到吴起,顺便讲一段儒家末流支派的插曲。我们都知道孔子传道给曾子,曾子写了篇心得报告《大学》。曾子传道给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又写了篇心得报告《中庸》。子思则传道给孟子...
  • 真定女》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真定界有孤女,方六七岁收养于夫家。相居二三年,夫诱与交而孕。腹膨膨而以为病,告之母。母曰:“动否?”曰:“动。”又益异之。然以其齿太稚不敢决。未几生男。...
  • 离娄章句上·第二十节》原文翻译 - - 《孟子》离娄章句 - - 孟子曰:“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 信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一卷 - - 【原文】凡与敌战,士卒蹈万死一生之地,而无悔惧之心者,皆信令使然也。上好信以任诚,则 下用情而无疑,故战无不胜。法曰:“信则不欺。”①三国魏明帝②自征蜀,归长安③,遣...
  • 韩文公佚事》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00章 - - 韩文公自御史贬阳山,新旧二《唐史》,皆以为坐论宫市事。按公《赴江陵途中诗》,自叙此事甚详,云:“是年京师旱,田亩少所收。有司恤经费,未免烦诛求。传闻闾里间,赤子弃渠沟。我...
  • 哀公·哀公七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50章 - -  【经】七年春,宋皇瑗帅师侵郑。晋魏曼多帅师侵卫。夏,公会吴于鄫。秋,公伐邾。八月己酉,入邾,以邾子益来。宋人围曹。冬,郑驷弘帅师救曹。   【传】七年春,宋师侵郑,郑叛晋故...
  • 卷一百六十四·列传第五十二》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邹缉,字仲熙,吉水人。洪武中举明经,授星子教谕。建文时入为国子助教。成祖即位,擢翰林侍讲。立东宫,兼左中允,屡署国子监事。   永乐十九年,三殿灾,诏求直言,缉上疏曰:   陛下...
  • 志第十六·地理一》原文翻译 - - 《明史》50章 - - 自黄帝画野置监,唐、虞分州建牧,沿及三代,下逮宋、元,废兴因革,前史备矣。明太祖奋起淮右,首定金陵,西克湖、湘,东兼吴、会,然后遣将北伐,并山东,收河南,进取幽、燕,分军四出,芟除秦、晋,讫...
  • 志第五十一·刑法二》原文翻译 - - 《元史》150章 - - 诸职官户在军籍,管军官辄追逮其身者,禁之。诸中外大小军官,不能以法抚循军人而又害之者,从监察御史廉访司纠察之;行省官及宣慰司元帅府官无故以军官自卫者,亦如之。诸军官不法,各处...
  • 列传第五十九·忠义一》原文翻译 - - 《金史》150章 - - 栾共子曰:“民生于三,事之如一,唯其所在,则致死焉。”公卿大夫居其位,食其禄,国家有难,在朝者死其官,守郡邑者死城郭,治军旅者死行阵,市井草野之臣发愤而死,皆其所也。故死得...
  • 本纪第一·世纪》原文翻译 - - 《金史》50章 - - ◎世纪   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曰粟末部、曰伯咄部、曰安车骨部、曰拂涅部、曰号室部、曰黑水部、曰白山部。隋称靺鞨,而七...
  • 卷八十六 列传第二十四》原文翻译 - - 《辽史》100章 - - 耶律化哥耶律斡腊耶律速撒萧阿鲁带耶律那也耶律何鲁扫古耶律世良耶律化哥,字弘隐,孟父楚国王之后。善骑射。   乾亨初,为北院林牙。统和四年,南侵宋,化哥擒谍者,知敌由海路来...
  • 刘文晔传》原文翻译 - - 《魏书》50章 - - 刘文晔,为人很有志向节操,综览群书,轻财重义。太和年间,刘文晔因其从兄刘闻慰反叛到南朝而连坐获罪,与两个弟弟刘文颢、刘季友被贬徙到北方边地,高祖特许让他回到代都。 高祖曾...
  • 席阐文传》原文翻译 - - 《梁书》50章 - - 席阐文,安定临泾人。年少时孤苦贫穷,涉猎书史。齐朝初年,为雍州刺史萧赤斧中兵参军,因此和他的儿子萧颖胄关系融洽。又任西中郎中兵参军,统领城局。高祖将要起义时,阐文深劝之,颖胄...
  • 邓张宗杨传》原文翻译 - - 《三国志》50章 - - (邓 芝传、张翼传、宗预传、廖化传、杨戏传、邓 孔山传、费宾伯传、王元泰传、糜芳等) 邓 芝传,邓 芝,字伯苗,义陽郡新野县人,汉司徒邓 禹的后人。 汉朝末年进入蜀地,当时无人了解...
  • 楚围雍氏五月》原文翻译 - - 《战国策》25至33卷 - - 《战国策》卷二十七 韩策二(楚围雍氏五月) 【提要】向他国、他人有所求而得不到对方的援手是比较难堪的一件事。求人是被动的,如何将被动变为主动,使对方来积极的回应你的请...
  • 阴阳二十五人》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黄帝曰:余闻阴阳之人何如?伯高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阴阳之人不与焉。其态又不合于众者五,余已知之矣。愿闻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