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论语别裁 > 述而 > 孔子的行谊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述而孔子的行谊

《论语别裁》是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作者南怀瑾。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成的《论语别裁》,是一本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

《论语别裁》章节目录: 《学而》 《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长》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先进》 《颜渊》 《子路》 《宪问》 《卫灵公》 《季氏》 《阳货》 《微子》 《子张》 《尧曰

孔子的行谊

书籍:论语别裁章节:述而更新时间:2018-07-23
说到这里大家要注意,尤其大家将来出去,在政治上领导的机会多。讲到中国的民族性,有一部书,是顾亭林的名著《天下郡国利病书》。前面曾说过,明亡以后,顾亭林是始终不投降的。不过他高明,不投降当然清朝要嫉妒,可是他有本事,自己不投降,教学生到清朝作官,这样也可以由学生保护他不投降,可是他自己在地下做策反的工作。他也很有钱,到一个地方娶一个太太,生了孩子又走了。他娶许多太太生许多孩子,他有他的道理,因为反清复明是要灭族的,他这样做是为了要留一个根。他走遍天下,就写了这部书。每个地方他都去看了,尤其是各省的军事要地,都去看了。所以后来成为研究中国地理、研究中国地方政治思想必读的书。第二部书是顾祖禹写的《读史方舆纪要》,也是研究政治地理、军事地理最重要的书,现在读来还有价值。这两部书合起来称为《二顾全书》。当年凡是留意国家天下事的,尤其是研究军事的人,都要读的。在这部书当中,对于每一省先有一个总评,而且对地方性、民族性写得很清楚,所以不妨找来研究。说到这里,就感到我们中国的确每个地方的民性各有不同之处。所以古代将领带兵,对于何处的兵适于冲锋,何处的兵适于后勤,何处的兵适于陆战,何处的兵适于水战,都大致要有个了解。所以清中兴的湘军、淮军各有不同优点。政治也是如此。但是要注意一点,尽管地方民俗各地不同,但万一有外力入侵的时候,一定团结一致,先把外来的侵略驱逐了再说。地方性有如药材,某种药产在某一地方,别地产的就不行。像当归这种药,台湾也在培植生产,可是它的药效就差。当归最好的是甘陕出产的秦归,其次是四川出产的,差一点点。现在研究阿里山气候土质和甘陕一样,但种植出来的当归,药效始终还是有问题。所以由于地理的关系,各地出的植物不同,出的人物个性也不同。因之古代出去当地方首长的,对于这一县的县志,这一省的省志这类资料,都应该先知道,当然能够读一下《读史方舆纪要》更好,可以多一层了解。

地方性的观念,常深植人心。人往往因为地域观念的偏见,而影响了对个人的评价。经常会听到:“嗳呀!他是某地方人!”好像某一地方的人统统都是罪大恶极似的,连孔子的学生都是这样。孔子接见了互乡一个年轻人,“门人惑”,这三个字多严重?学生们都奇怪,怀疑老师怎么和这个地方的人讲话。到底孔子与众不同,他告诉学生们说,肯求上进的人,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不要使人没有进步的机会,不能使人退步。“唯何甚”,孔子对学生说,你们太过分了,怎么这样一种狭隘的胸襟和态度?孔子在骂学生,我们自己也要反省:有时我们觉得某人不好,当他真的做了好事,我们仍不愿认为他好,人的心理往往会有这种毛病。“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孔子说,即使是一个坏人,他能够自己反省过来,等于洗了一个澡一样,把自己弄得很干净,来求进步。只要能够这样,不就好了吗?如果说昨天有一点错误,今天即使有了好的表现,却仍不以为然,那世界上就没有一个人可以做朋友,也没有一个人才可用了。所以这一段是说教育的态度,也是说自己度量的培养。

子曰: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这等于解说《里仁》的话,谈仁的用。仁义并不是摸不着、看不到、很高远的。只要在观念上引发仁慈心,去爱别人,有一点爱心存在,就是仁爱的道理,就可达于仁道,不要去向外驰求。

下面讲到孔子作学问、作人的一个事实:

孔子的行谊相关文章

  • 简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姓氏:简姓氏祖宗:简氏姓氏起源:1、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以谥号为姓。春秋时,晋国有大夫狐鞫居,他的祖先是唐叔虞(周武王之子,武王为文王之子)的支裔,因曾经居住在犬戎部落,所以...
  • 致九弟·催周凤山速来》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用人篇 - - 沅甫九弟足下。  十七日李观察送到家信,系沅弟在省城所发者。黄南兄劝捐募勇,规复吉安,此豪杰之举也。南路又来此一枝劲兵,则贼势万不能支。金田老贼,癸甲二年北犯者,既已只轮不...
  • 致四弟·送银子共患难者》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理财篇 - - 澄弟左右:  余于十月廿五,接入觐之旨,次日写信召纪泽来营,厥后又有三次信,止其勿来,不知均接到否?自十一月初六接奉两江督任之旨,十六日已具疏恭辞,廿八日又奉旨令回本任,初三日又具...
  • 安氏友狐》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 - 安氏表兄,忘其名字,与一狐为友。恒于场圃间对谈。安见之,他人弗见也。狐自称生于北宋初,安叩以宋代史事,曰:皆不知也。凡学仙者,必游方之外,使万缘断绝,一意精修,如于世有所闻见,于心必...
  • 夏历与过年》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卫灵公 - - 孔子告诉颜回,国家政治要干得好,就必须“行夏之时”。这个“时”,就是指的历法。讲到历法,感慨很多了:现在我们所用的“夏历”,就是在夏朝时候创立...
  • 月是故乡明》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里仁 - - 《里仁》篇第一段: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照三家村学究的解释就是:“孔子说,我们所住的乡里,要择仁人的乡里,四周邻居,都是仁人君子,就够美了。”真不知道世界上哪来...
  • 鸦头》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诸生王文,东昌人,少诚笃。薄游于楚,过六河,休于旅舍,乃步门外。遇里戚赵东楼,大贾也,常数年不归。见王,相执甚欢,便邀临存。至其所,有美人坐室中,愕怪却步。赵曳之,又隔窗呼妮子去。王乃...
  • 第九十一回 纵淫心宝蟾工设计 布疑阵宝玉妄谈禅》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后60回 - - 话说薛蝌正在狐疑,忽听窗外一笑,吓了一跳,心中思道:“不是宝蟾,定是金桂。只不理他们,看他们有什么法儿。”听了半日,却又寂然无声。自己也不敢吃那酒果,掩上房门,刚要脱衣...
  • 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前50回 - - 话说唐僧师徒三众,脱难前来,不一日,行过了八百黄风岭,进西却是一脉平阳之地。光阴迅速,历夏经秋,见了些寒蝉鸣败柳,大火向西流。正行处,只见一道大水狂澜,浑波涌浪。三藏在马上忙呼道...
  • 简师之贤》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00章 - - 《皇甫持正集》有《送简师序》,云:“韩侍郎贬潮州,浮图之士,欢快以蛇山鳄水万里之僉毒,若将朝得进拜而夕死者。师虽佛其名,而儒其行;虽夷狄其衣服,而人其知。不犹愈于冠儒冠,服...
  • 李师中、蔡挺、王益柔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李师中 菩萨蛮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蔡挺 喜迁莺 霜天清晓。望紫塞古垒,寒云衰草...
  • 昭公·昭公十八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00章 - - 【经】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曹伯须卒。夏五月壬午,宋、卫、陈、郑灾。六月,邾人入鄅。秋,葬曹平公。冬,许迁于白羽。   【传】十八年春,王二月乙卯,周毛得杀毛伯过而代之。苌弘曰...
  • 表第七·功臣世表二》原文翻译 - - 《明史》150章 - - 功臣世表二
  • 志第四十·百官六》原文翻译 - - 《元史》100章 - - 大都留守司,秩正二品,掌守卫宫阙都城,调度本路供亿诸务,兼理营缮内府诸邸、都宫原庙、尚方车服、殿庑供帐、内苑花木,及行幸汤沐宴游之所,门禁关钥启闭之事。留守五员,正二品;同知二...
  • 李防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50章 - - 李防字智周,大名内黄人。考中进士,成为莫州军事推官。跟随曹彬出使契丹,授予忠武军节度推官。搜求磁州、相州二州的逃户田亩,增加租赋十余万。因此奏请均定田税,又请求一县如有破...
  • 太宗十一王传》原文翻译 - - 《梁书》100章 - - 简文帝(太宗)王皇后生下哀太子萧大器,南郡王萧大连;妃子陈淑容生下寻陽王萧大心;左夫人生下南海王萧大临,安陆王萧大春;谢夫人生下浏陽公萧大雅;张夫人生下新兴王萧大庄;妃子包昭华...
  • 豫章王刘子尚传》原文翻译 - - 《宋书》100章 - - 豫章王刘子尚字孝师,是孝武帝的第二个儿子。 孝建三年(456),他六岁,被封为西陽王,享受二千户租税待遇,同时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北中郎将、南兖州刺史。 当年,迁扬州刺史,大...
  • 秦使赵攻魏》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7至24卷 - - 《战国策》卷二十四 魏策三(秦使赵攻魏) 【提要】战国合纵的诸侯之间是相互依存、唇亡齿寒的关系,但是有些国家眼光短浅,相互攻伐,结果最终招致自己的灭亡,这也是合纵战略最终失...
  •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菜部 - - 生姜 释名 气味 辛、微温、无毒。 主治 1、疟疾寒热(脾胃聚痰,发为寒热)。和生姜四两,捣取自然汁一酒杯,璐一夜。发病日五更饮服即可止疟,未止再服。 2、寒热痰嗽。初起时烧姜...
  • 梁上尘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土部 - - 梁上尘 释名 指古屋里的倒挂尘,亦名乌龙尾、烟珠。同时,要烧领烟尽,筛取末入药。 气味 辛、苦、微寒、无毒。 主治 1、反胃。用梁上尘调黑驴尿服之。 2、吐泻。用梁上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