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论语别裁 > 颜渊 > 完美之不易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颜渊完美之不易

《论语别裁》是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作者南怀瑾。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成的《论语别裁》,是一本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

《论语别裁》章节目录: 《学而》 《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长》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先进》 《颜渊》 《子路》 《宪问》 《卫灵公》 《季氏》 《阳货》 《微子》 《子张》 《尧曰

完美之不易

书籍:论语别裁章节:颜渊更新时间:2018-07-23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子张问个人去从政,担任公家的职务,要具备一些什么条件?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这八个字表面上看起来很容易,但认真的想还真不容易。对自己的职务绝对诚敬而不厌倦,这是很成问题的。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工作服务态度差的人,有人说是因为待遇不好,所以工作情绪不好。这也不见得,有的地方,登报征求人才,只有一千五百元月薪的待遇,而应征的达六百多人,其中还有的是大学研究所毕业的。可见并不完全是待遇问题,而是教养的问题。学问、学位和职业三个东西分不开,尤其从政,要“居之无倦”,全部精力放进去,如果厌倦,换个工作好了,这是从政的精神。但是我们看到许多人服务态度不好,都是由于对职业的厌倦。老古话说的“做一行,怨一行。”如果做一个心理测验,到底做哪一行不厌倦?大概没有这一行。就是拿钱吃饭不做事,该是舒服了,久了也会厌倦。还有“行之以忠”,从政则一切尽心尽力,为国家、团体、职务尽心尽力而忘记了自己,是很不容易的,怎样才能做到这八个字的精神?还是要学问,还是要修养。

所以下面孔子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要靠学问,这又牵涉到文与质的问题。学问精通了的人可以做到;绝对没有知识的人,普通的人,本质很好的人也做得到。最怕是半吊子。所以要“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一切渊博以后,选定一点;这也是现在专家教育的精神,先求渊博,以后再求专一。作人的道理,也是一样,一切通透了,然后选择人生专一的道路,这样大概差不多,不至于离经叛道了。

下面再说到个人的修养:“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一个君子人,看到朋友、同事以及任何的好事,都愿意帮助他完成,坏事则要设法阻难使他无法完成。从政、作人都一样要做到这个程度。而小人却正好相反,就喜欢帮忙人家做坏事。

再引伸来讲“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这句话。我们把“成人之美”这句话,用成了口头语,例如替人家做媒,就常说“君子成人之美”,但是这句话是不负责任的。因为男女双方谈恋爱,已经成熟了,不过到时候在结婚证书上,帮忙盖一个图章而已,这就美其名为“成人之美”。而事实上这又究竟算不算“成人之美”?有时候很难断定。像我曾经为学生证过几次婚,结果很圆满的不多。所以后来有人请我证婚,我说还是不要找我,因为我的福气不好。以前老规矩结婚,没有证婚人,而要请有福气、子孙多的老夫妇为新人铺床,以沾福气。现在不铺床,请人证婚,所以我说最好请有福气的人。当然这是笑话,真正的道理,是“成人之美”的“美”,到底什么是美?

讲到这里,我们就联想到西方文化进来以后,大家喜欢用的“真、善、美”。这三个字不过是西方文化特别注意,特别提出的,并不是中国文化没有。但在学哲学的人的观念,对世界上究竟哪件事是真的或假的?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没有办法下定论。因为有许多人行为、观念、道德,善恶标准,是由于时间、空间不同而有区别的,例如到了西藏,与人见了面,要伸出舌头来,还要发出“哧!哧!”的声音,形态并不美观,算是行礼,这就是善吗?又如在印度遇见人,最高的礼貌是在地上打个滚,这就是善吗?可是在那里又非这样不行。这些还是表面的事情。所以真正的善恶,在哲学的范围,是很难说的。我们在路上看见一个人很痛苦,在作人的道理一定要去救他。但常常会在救了人以后,而后悔是做了一件坏事,因为所救的竟是一个坏人。不救他反而干脆,以后少些人受害,而他自己也可少做几件坏事。可是救活了这坏人以后,对于社会的后果,反而不堪设想。这在我们个人的一生行为中,就有很多这类的经验。因此对于善或恶,在哲学范围中,没有办法下一个严格的定论。美与丑也是一样,男女之间,热恋的时候,在别人看起来蛮丑的人,而他们觉得对方很美。有人认为最丑的,而其他的人会认为是最美的。也有的人,太太很漂亮,感情闹得不好,而在外面交上一个大家都认为很丑的女朋友。所以美与丑,都是主观的,唯心的,没有标准。这如乡下人的话“臭猪头自有烂鼻子的菩萨要吃。”这句话的意义实在很深长了。

美丑既然没有标准,怎样才是“成人之美”就更难说了。下面说“不成人之恶”是反面的说法。做好事,本来是很难的,像帮助孤儿,就有一位老朋友警告我,不能随便办孤儿院。第一,如经济不充足,收容了一百人,到一百零一人时,还是没有办法。最好是不出名,不挂招牌,而想办法将孤儿分散给人领养,或送去当学徒、进夜校。这样才踏实,较完美。我也曾经访问过孤儿院出生的孤儿,一百人中,九十五人是对孤儿院抱怨的。另一方面访问从事孤儿院工作的人,更是满腔的怨言。双方都会埋怨,到底错又在谁呢?所以做一件善事,想“成人之美”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进孤儿院的孩子,心理容易不健全。自己感到是一个孤儿,别人的善意,他也会怀疑的。等于对后娘一样,后娘好,他认为是手段,后娘不好,他认为后娘不是亲娘。后娘难做也就在此,因此,有些孤儿院的工作,等于是失败的。由此看来,孤儿出身的人,最后必然走上两条路,一条是对穷苦孤儿非常同情,一生都做好事。另一条路是相反的,对社会仇恨。他的想法是认为自己困难时,没有人来相助,现在为什么要对别人好?养老院也如此,不容易办得好。主事人难于做到像上面说的“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最后成了形式化。因此“君子成人之美”这句话,我们不能随便引用。这美是善的美,不助别人的坏。可是这两句话反面意思的错误,我们经常会犯。往往自认为做了好事,结果成了坏事,无形中的犯了很多错。最初的动机蛮好,为“成人之美”,事情的结果却不好,变成了“成人之恶”。所以成人之美的道理易懂,但身体力行起来,就非常困难。

完美之不易相关文章

  • 卞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300章 - - 卞(Biàn)姓,源出有:卞姓起源一黄帝娶四妃,生二十五子,赐十二姓,姬姓是嫡系,即正妃之子。在夏建国后,姬明即卞明被封在山东泗水建以姓名为国,史记中有卞明国,卞明王是卞国的国君...
  • 天文》原文翻译 - - 《幼学琼林》卷一 - -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风...
  • 器小易盈》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卫灵公 - - 下面又转入因人论事。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这段话有两方面的意思。我们研究起来就感觉到这则名言的深度。如配合人生的经验,一生用之不尽,受用无...
  • 历代兴衰的趋势》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颜渊 - - 回转来看中国每一个朝代文与质的问题。我们提过夏尚质,殷尚忠,周尚文,这三代各有不同。夏禹时代开始建立一个大的农业国家,一切都是质直的、朴素的。到了殷朝的时候,人还是很老实...
  • 神女》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米生,闽人,偶入郡,饮醉过市,闻高门中有箫声。询知为开寿筵者,然门庭殊清寂。醉中雅爱笙歌,因就街头写晚生刺,封祝寿仪投焉。人问:“君系此翁何亲?”米云:“并非。&rdqu...
  • 述而篇》原文翻译 - - 《论语》前10篇 - -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rd...
  • 一以贯之》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00章 - - “一以贯之”之语,圣贤心学也。夫子以告曾子、子贡,而学者犹以为不同。尹彦明曰:“子贡之于学,不及曾子也如此。孔子于曾子,不待其问而告之,曾子复深喻之曰‘...
  • 狐突言词有味》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50章 - - 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以十二月出师,衣之偏衣,佩之金玦。《左氏》载狐突所叹八十余言,而词义五转。其一曰:“时,事之征也。衣,身之章也。佩,衷之旗也。”其二曰:&ldq...
  • 徐某、施翠岩、续雪谷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徐某 真珠帘 落红几阵清明雨。忆花期、半被睛慳寒阻。新柳著春浓,早翠池波妒。粉雨香去消息远,温旧日、秋千庭宇。凝伫。正春醒帘外,一声莺语。 尘锁宝筝弦柱。自眉峰惹恨。六...
  • 葛郯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葛郯 玉蝴蝶(和维扬晁侍郎寄伯强) 忆昨苕溪,惯弄五亭月笛,四水烟蓑。何事毗檀门外,马驻长坡。野花中、乱红杳霭,小桥外、叠翠嵯峨。且颜酡。但存信齐词长袖,舞倒婆娑。云何。主盟惠...
  • 何蓑衣道人、陆凝之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何蓑衣道人 临江仙 在世为仙须有分,不须素食持齐。寸丝不着挂形骸。蓑衣为伴侣,箬笠作家怀。 行满三千上界,奉敕宣至金台。传言问汝有何哉。人生长富贵,阴骘种将来。 陆凝之 夜...
  • 本纪第十·章宗二》原文翻译 - - 《金史》50章 - - ◎章宗二   四年春正月己巳朔,以皇太后丧,不受朝。辛未,以平章政事夹谷清臣为尚书右丞相,监修国史。丁丑,遣户部侍郎李献可等分路劝农事。癸未,尚书省奏大兴府推官苏德秀为礼...
  • 志第一》原文翻译 - - 《辽史》50章 - - ◎营卫志上   上古之世,草衣木食,巢居穴处,熙熙于于,不求不争。爰自炎帝政衰,蚩尤作乱,始制干戈,以毒天下。轩辕氏作,戮之涿鹿之阿。处则象吻于宫,行则县旄于纛,以为天下万世戒。...
  • 马知节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00章 - - 马知节字子元,幽州蓟人。自幼孤苦。太宗时,以荫补为供奉官,被赐给现在的名字。十八岁时,任彭州监兵,因严厉监视众兵,大家像敬畏老将那样敬畏他。他又监潭州兵,当时何承矩为守臣,很是...
  • 列传第七十七》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50章 - - 姚令言,河中人也。少应募,起于卒伍,隶泾原节度马璘。以战功累授金吾大将军同正,为衙前兵马使,改试太常卿、兼御史中丞。建中元年,孟暤为泾原节度留后,自以文吏进身,不乐军旅,频表荐令...
  • 列传第十六》原文翻译 - - 《北史》50章 - - 陆俟 源贺(曾孙彪 玄孙师 师从叔雄) 刘尼 薛提 陆俟,代人也。曾祖干,祖引,世领部落。父突,道武初帅部人从征伐,数有战功,位离石镇将、上党太守、关内侯。俟少聪慧。明元践祚,袭爵...
  • 袁充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50章 - - 袁充字德符,原是陈郡陽夏人。 后来寓居丹陽。 祖父袁昂、父亲袁居正,都是梁朝的侍中。 袁充年少时机敏聪慧,十多岁的时候,父亲的朋友来家中做客,当时正值初冬天气,袁充还穿...
  • 王僧虔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50章 - -   王僧虔,是琅笽临沂人。祖父王繤,在晋朝做过司徒。他的伯父就是太保王弘,在宋朝元嘉时代是朝中的宰辅重臣。宾客中有人对他的避讳不太清楚,王弘说:“像我的避讳和苏子高...
  • 楚绝齐齐举兵伐楚》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至8卷 - - 《战国策》卷四 秦策二(楚绝齐齐举兵伐楚) 【提要】陈轸的大计在楚国得不到赏识,他也就开始向秦国献计献策了。他的言说充分运用了类比、暗喻、寓言等形象的修辞手法,无疑是一...
  • 络石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络石 释名 石鲮、石龙藤、悬石、耐冬、云花、云丹云英、石血、云珠。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1、小便白浊。用络石、人参、茯苓各二两,龙骨(煅)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