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论语别裁 > 尧曰 > 承先启后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尧曰承先启后

《论语别裁》是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作者南怀瑾。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成的《论语别裁》,是一本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

《论语别裁》章节目录: 《学而》 《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长》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先进》 《颜渊》 《子路》 《宪问》 《卫灵公》 《季氏》 《阳货》 《微子》 《子张》 《尧曰

承先启后

书籍:论语别裁章节:尧曰更新时间:2018-07-23
根据近几十年来西方文化的说法,中国上古如周朝,中央反而没有集权,地方的权力非常大。所谓的中央集权,只是道德上的领导,思想上的领导,而行政上的指挥,多属于地方。所以他说“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这三点注意到了,四方之政自然行得通了。缩小范围来说,个人也是这样,一个家庭中处理事情也是这样,中国文化向来宗法社会——族有族规,家有家规,治家之道也是一样的。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重点,美国人也想走这个路线,老实说他没有深厚文化基础,是走不通的。这里引用的几句话,是说周代以后,就是这种做法。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是由宗法社会的基础而来的,“兴灭国,继绝世。”过去已经灭掉的国家,万一这个国家没有后人,就要把他远支的宗亲找出来。所以周武王统一了中国以后,分封诸侯达两三百个国家,而所封的并不全是周文王的儿子,如当时的宋国,就是殷商的后代,许多都是曾经一度灭亡的,周武王再封建,把这种国家重新建立起来。

这种思想一直影响到后世,如刘邦、项羽他们起来推翻秦始皇的暴政,当项家初起的时候,还不敢自己称王,要找出楚国最后一个皇帝的孙子怀王出来,奉为义帝。在我们现在看来觉得奇怪,项家起来就起来了,为什么要找个小孩子出来为帝?这就是宗法社会的思想,必须要找个帽子戴上。这固然是项家的权术,但从道德的观点看,中国人始终有这种“兴灭国,继绝世”的精神。后来刘邦称帝,却封赠了项家和战国时代好些后人,这便是汉代初兴时的可爱可敬之处。

我对外国朋友说,这是他们办不到的,拿美国来说,尽管他们没有领土的野心,但是仍有经济市场的野心,过去我们中国帮助一个国家,尤其帮助附庸国家,平了他的内乱,建立或稳定了他自己好的政权,就把兵撤回来,只有一个条件,岁岁来朝。如唐初“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时代,财物上我们实际贴很多,绝没有领土或经济的野心,这是中国文化与众不同的“兴灭国,继绝世”的政治哲学思想。现在美国既非王道,霸道也没有搞好,所以想走这个路子可走不通,结果许多的国家,像切西瓜一样,被他切成了两半。所以我说他们到底不过两百年历史,这一方面若要到中国来当学生,至少还要学一百年,以我们自己的文化,研究全世界历史文化的精神,在这个对比下,就看得出来,人类应该走什么路。而周朝走的是传统的正确的路。

“举逸民”,所谓“逸民”,就是纣王的时代,许多人不同意纣王的做法逃走了,避世于海外。到了周武王统一天下以后,把这些人都找回来,给他一个相当好的位置,尽量发挥他们的长处与思想,这样人心就归顺了。由这三点来讲,我们看自己的历史,过去讲仁讲义,现在讲就很难了。过去某人的家庭出了问题,朋友就把这家庭的担子挑起来,这就是义,也是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以前我们疏忽了两个东西:一个是特殊社会的组织,另一个是宗法社会的被破坏。这相当重要,中国人过去的祠堂,初一、十五,都召集族中的年轻人读训,那时读的尽管是清朝的圣谕——康熙写的广训,教人如何孝顺父母、如何作好人好事,原来是作为政治的安定力量,后来变成宗法社会非常好的中心思想。我们当时疏忽了这些东西,只有爱好自己文化的人,感到非常严重。现在更加上思想的离析,这些东西破坏了。所以这些地方我们要了解,这些精神,在宗法社会中,为朋友卖命,替朋友挑担子的这些事,普遍得很。为什么这样做?就是几千年“兴灭国,继绝世”深厚文化教育的结果。

承先启后相关文章

  • 致诸弟·勿使子侄骄奢淫佚》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治家篇 - - 澄温沅季四位老弟左右;  念五日著胡二等送家信,报收复武汉之喜,念七日具折奏捷,初一日制台杨慰农需到鄂相会,是日又奏念四夜焚襄河贼舟之捷,初七日奏三路进兵之折,其日西刻,杨载福...
  • 狱囚囚官》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各郡县狱中重囚,例皆镣其足而桎其手,钳其口而锁其颈。晚近狱规不肃,每一囚入狱,狱卒皆有例定规费。仅于州县典史巡狱时,为上刑具,官去即便弛之,习以为常,官亦知之而不深究也。广东有...
  • 张忠武公逸事》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张忠武公(国梁)谋勇兼优,战无不胜,保障苏浙郡县垂七八年,吴越之人至今尸祝。其后以兵饷大权为共事者所掣肘,功败垂成,卒以身殉。其奇勋伟节,彪炳史册,无待余之赘述。若其年少时逸事,有...
  • 顾生》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江南顾生客稷下,眼暴肿,昼夜呻吟,罔所医药。十余日痛少减。乃合眼时辄睹巨宅,凡四五进,门皆洞辟;最深处有人往来,但遥睹不可细认。  一日方凝神注之,忽觉身入宅中,三历门户,绝无人迹...
  • 行军篇译文及注释》原文翻译 - - 《孙子兵法》译文 - - 孙子说:凡军队行军作战和观察判断敌情,应该注意:在通过山地时要靠近有水草的谷地;驻止时,要选择“生地”,居高向阳;如果敌人占据高地,不要仰攻。这些是在山地行军作战的处...
  • 第九章》原文翻译 - - 《大学》目录 - -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
  • 不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八卷 - - 【解析】本篇以《不战》为题,乃取“不急于决战”之意,其要旨是阐述何种条件下采取持久防御作战的问题。它认为,对于兵力强大之敌,或是远道而来且粮饷供应充足的进攻之...
  • 包殡殓》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术业部 - - 包殡殓 有医死人儿,许以袖归殡殓。其家恐见欺,命仆随之。至一桥上,忽取儿尸掷之河内。仆怒曰:“如何抛了我家小舍?”医曰:“非也。”因举左袖曰:“你家...
  • 赵构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赵构 渔父词(并序·其一) 绍兴元年七月十日,余至会稽,因览黄庭坚所书张志和渔父词十五首,戏同其韵,赐辛永宗。 一湖春水夜来生。几叠春山远更横。烟艇小,钓丝轻。赢得闲中万...
  • 后晋纪三后晋高祖天福四年(己亥,公元939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50章 - - [1]春,正月,辛亥,以澶州防御使太原张从恩为枢密副使。   [1]春季,正月,辛亥(初九),后晋高祖任用澶州防御使太原人张从恩为枢密副使。   [2]朔方节度使张希崇卒,羌胡 寇钞,无复...
  • 列传第八十一·忠义二》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张桓,字彦威,真定藁城人。父木,知汝宁府,因家焉。桓以国子生释褐,授滑之白马丞,入补中书掾,擢国子典簿。拜陕西行台监察御史,以言事不合去。未几,汝宁盗起,桓避之确山。贼久知桓名,袭获...
  • 表第二·交聘表上》原文翻译 - - 《金史》100章 - - ◎交聘表上   天下之势,曷有常哉。金人日寻干戈,抚制诸郡,保其疆圉,以求逞志于辽也,岂一日哉。及太祖再乘胜,已即帝位,辽乃招之使降,是犹能蒸虎变,欲谁何而止之。厥后使者八九往...
  • 志第三十六·百官一》原文翻译 - - 《金史》100章 - - ◎百官一   ○三师 三公 尚书省 六部 都元帅府 枢密院 大宗正府 御史台 宣抚司 劝农使司 司农司 三司 国史院 翰林学士院 审官院 太常寺   金自景祖始建官属,统诸部...
  • 吕祖俭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吕祖俭字子约,婺州金华人,是吕祖谦的弟弟,像学生一样受学于吕祖谦。监明州仓,将要上任,恰逢吕祖谦去世。按照吏部四选注授官员差遣的规定半年不上任的为逾限过犯,吕祖俭决心打算服...
  • 韩亿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00章 - - 韩亿字宗魏,先祖是真定灵寿人,迁移到开封府的雍丘。推举为进士,为大理评事、知永城县,有治理的才能。其他州邑诉讼不能决断的案件,郡守皇甫选就让韩亿来处理。通判陈州,正好河流泛...
  • 卢斌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00章 - - 卢斌,开封人。在晋王官邸任书记官,太宗即位,补任殿直。雍熙(984~987)年间,率兵驻扎霸州。恰好宋朝率大军北伐,朝廷令卢斌带领五千骑兵随曹彬抵达祁沟。这时契丹据河而守,宋军缺水,卢...
  • 列传第一百三十六》原文翻译 - - 《旧唐书》200章 - - 姚绍之,湖州武康人也。解褐典仪,累拜监察御史。中宗朝,武三思恃庶人势,驸马都尉王同皎谋诛之。事泄,令绍之按问而诛同皎。绍之初按问同皎,张仲之、祖延庆谋衣袖中发调弩射三思,伺其...
  • 宋及楚平(宣公十四年、十五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尔虞我诈不会绝迹 【原文】 楚子使申舟聘于(1),曰:“无假道于宋。”亦使公子冯聘于 晋(2),不假道于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3),曰:“郑昭、宋聋(4),晋 使...
  • 楚元王世家》原文翻译 - - 《史记》50章 - - 楚元王刘交,是高祖的同母小弟弟,字叫游。 高祖兄弟有四人,大哥叫伯,伯早逝。 当初高祖寒微时,曾经失业,经常带着宾客到寡嫂家中吃饭。 嫂子厌烦小叔子,当小叔子再带着客人来时,嫂...
  • 杂辞古诗高昌童谣》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卷八百七十八 卷878_1 《牛口谣》 豆入牛口,势不得久。 卷878_2 《高昌童谣》 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 日月照霜雪。 回首自消灭。 卷878_3 《咸亨后谣》 莫浪语,阿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