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论语别裁 > 宪问 > 侠隐中人——原宪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宪问侠隐中人——原宪

《论语别裁》是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作者南怀瑾。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成的《论语别裁》,是一本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

《论语别裁》章节目录: 《学而》 《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长》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先进》 《颜渊》 《子路》 《宪问》 《卫灵公》 《季氏》 《阳货》 《微子》 《子张》 《尧曰

侠隐中人——原宪

书籍:论语别裁章节:宪问更新时间:2018-07-23
现在讲《宪问第十四》篇。这一篇是上论《里仁》篇的发挥与引伸。

首先,在这个题目里,就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原宪这个人,是孔子学生中,所谓“七十二贤”里很有名的人物。在上论中谈到过,他曾替孔子管过总务方面的事情,用现代观念随便来比,可能在孔子当司寇的时候,他担任过总务长一类的职务,但究竟合于什么官阶,无法明确的定论。孔子死了以后,他退隐于山泽布衣之间,走半隐侠的路线,等于在过去的社会中,领袖清流。所以司马迁著《史记》,在《游侠列传》中,曾提到他和季次。

司马迁赞成游侠,认为游侠是很需要的;但是有人认为不需要,如法家的韩非子说:“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认为当时读书的知识分子,对于法制的实行是有妨碍的,于是法家的思想,影响了后世,秦始皇时代的政策都与它有关。韩非子的理由是儒者知识多,嘴会说,手会写,有许多意见提出来,思想不同,使法令不能推行,难于执法。而侠义道中人,是慷慨好义的,好用武力,又容易形成恶势力,也是使法令不能推行的障碍。所以韩非子反对这两种人。司马迁写《游侠列传》,一开始也提到韩非子这两句话,不过他又认为世界上有许多事,用道德、政治、法律都解决不了,只有“老子拳头大”的办法,一下就解决了,所以他认为游侠有游侠的好处。而且他认为古代的游侠,一诺千金,对朋友讲义气,帮助贫弱的人,这些都是最了不起的,其中提到古代侠义中的佼佼者,有季次、原宪。

原宪在孔子死了以后,再没有出来做事,就退隐于草泽之中,现在来说就是退隐到下层社会中,和平民一起生活。后来子贡非常想念他,有一天排场很大去探望他,大有所谓“结驷连骑”的派头,好像现代带了几部汽车的随从侍卫。原宪却穿了一件破旧衣服,好像现代的穿件破衣服,衣冠不整,钮扣不扣,便出来和子贡见面。子贡见他这个样子,就关心地问他是不是生病了?子贡的意思本来想接济这位老同学一下,不料原宪说,无财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我没有病,只不过穷而已。他这番道理,无形中也骂了子贡,等于说当年在老师那里学习,老师教我们该如何做事作人,我们今天对这个时代、国家、天下没有贡献,有什么资格摆你那样的派头?子贡被他骂了这一顿,一直放在心里,始终很难过。

由原宪这个人,可知孔子的学生,什么样的人都有。高行的如原宪一类,也可以说是逃名遁世的隐士,他知道所处的社会太乱,无法有所贡献,因此远走山林,韬光养晦。

侠隐中人——原宪相关文章

  • 潼关驿夜》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 - - 族侄贻孙言,昔在潼关宿一驿,月色满窗,见两人影在窗上,疑为盗,谛视则腰肢纤弱,鬟髻宛然,似一女子将一婢。穴纸潜觑,乃不睹其形,知为妖魅,以佩刀隔棂斫之,有黑烟两道,声如鸣镝,越屋脊而去。...
  • 胡维华》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 - 康熙中,献县胡维华,以烧香聚众谋不轨,所居由大城、文安一路行,去京师三百余里;由青县、静海一路行,去天津二百余里。维华谋分兵为二,其一出不意,并程抵京师;其一据天津,掠海舟,利则天津...
  • 粤西游日记六》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十一日 饭后出东江门,渡浮桥,共一里,过嘉熙桥,问龙隐路。龙隐岩即在桥东之南崖,乃来时所过。夹路两山,北为七星,南为龙隐,其岩洞俱西向临江。七星之后穿山而东者,为曾公岩,其前有峰分...
  • 邓子久中丞被害》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江宁邓子久中丞(尔恒)以翰林为云南道员,济擢藩司。咸丰十年十月升授贵州巡抚,未及赴任,明年春,调陕西巡抚。  是时,徐之铭抚云南,纲纪废弛,回寇与营将勾通为患。之铭非但不能禁遏,又...
  • 司马牛的问题》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颜渊 - -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司马牛问仁,孔子的答复又不同了。他说,有仁道的人,在讲话的时候,不随便说话。这个“讱&rdqu...
  • 二箫》原文翻译 - - 《笠翁对韵》下卷 - - 翠对管,斧对瓢。水怪对花妖。秋声对春色,白缣对红绡。臣五代,事三朝。头柄对弓腰。醉客歌金缕,佳人品玉箫。风定落花闲不扫,霜余残叶湿难烧。千载兴周,尚父一竿投渭水;百年霸越,钱王...
  • 第四十三回·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前50回 - - 却说那菩萨念了几遍,却才住口,那妖精就不疼了。又正性起身看处,颈项里与手足上都是金箍,勒得疼痛,便就除那箍儿时,莫想褪得动分毫,这宝贝已此是见肉生根,越抹越痛。行者笑道:“...
  • 陈日章、李景良、张思济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陈日章 鹧鸪天 内乐清虚息万缘。逍遥真是地行仙。徒他玉带金鱼贵,听我纶巾羽扇便。 倾九酝,祝长年。休辞潋滟十分舡。来年此日称觞处,定有重孙戏膝前。 李景良 鹧鸪天 清晓祥...
  • 汉纪三十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四年(辛酉、61)》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00章 - - 汉纪三十七汉明帝永平四年(辛酉,公元61年)   [1]春,帝近出观览城第,欲遂校猎河内;东平王苍上书谏;帝览奏,即还宫。   [1]春季,明帝出宫,在附近观览洛陽城楼宅第,打算随后去河内...
  • 志第三十·礼八》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册皇后仪 册皇太子及皇太子妃仪册亲王及王妃仪 皇帝 加元服仪 册皇太子皇子冠礼品官冠礼 庶人冠礼   册皇后仪   古者立后无册命礼。至汉灵帝立宋美人为皇后,始御殿,...
  • 赵方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50章 - - 赵方,字彦直,衡山人。他的父亲赵棠,少年时跟胡宏学习,慷慨有大志。曾在督府见到张浚,张浚很敬佩他的才能,想以右选使他做官,赵棠不被屈服。他多次上策谈论兵事,张浚认为他是奇才,让儿...
  • 宋绶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50章 - - 宋绶,字公垂,赵州平棘县人。父亲宋皋,任尚书度支员外郎、直集贤院等职。宋绶小时聪明机敏,额上生有奇特的骨头,深受外祖父杨徽之的器重和宠爱。杨徽之无子,家中藏书都送给了宋绶。...
  • 王思同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00章 - - 王思同,幽州人。父亲王敬柔,历任瀛、平、儒、檀、营五州刺史。王思同的母亲就是刘仁恭的女儿,所以王思同起初在刘仁恭手下当帐下军校。遇上刘守光在大安山攻打刘仁恭,王思同带部...
  • 列传第八十一》原文翻译 - - 《北史》100章 - - 僣伪附庸 夏(赫连氏) 燕(慕容氏) 后秦(姚氏) 北燕(冯氏) 西秦(乞伏氏) 北凉(沮渠氏) 梁(萧氏) 晋自永嘉之乱,宇县瓜分,胡羯凭陵,积有年代,各言膺运,咸居大宝。竟而自相吞灭,终...
  • 王僧达传》原文翻译 - - 《南史》50章 - - 王僧达自幼聪敏,父亲王弘为扬州刺史时,王僧达六七岁,遇到有诉讼的人,偷看了他们的讼词,认为有理。等到处理重大案件时,也把它呈递上去,王弘认为案子小,就留在了身边。王僧达替他申辩...
  • 陈显达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50章 - -   陈显达,是南彭城人。宋孝武帝时代,曾任张永前军幢主。景和年间,由于有功劳而多次受到重用。泰始初期,以军主资格隶属徐州刺史刘怀珍北征,被提拔为东海王板行参军,员外郎。泰始...
  • 晋灵公不君(宣公二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光明与黑暗的抗争 【原文】 晋灵公不君①:厚敛以雕墙(2);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 夫胹熊蹯不熟③,杀之,置诸畚(4),使妇人载以过朝⑤。赵盾、士季 见其手(6),问其故,而...
  • 陆机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00章 - - 陆机字士衡,吴郡人。祖父陆逊,是吴国丞相。父亲陆抗,是吴国的大司马。陆机身长七尺,声如洪钟。年少时有奇才,文章盖世,倾心儒家学术,非礼不动。陆抗死后,他带领父亲的军队当牙门将,二...
  • 张曹郑列传》原文翻译 - - 《后汉书》50章 - - (张纯、曹褒、郑玄) ◆张纯传,张纯,字伯仁,京兆杜陵人。高祖父张安世,宣帝时做大司马卫将军,封富平侯。父亲张放,做过成帝的侍中。 张纯少时承袭父亲的爵土,哀帝、平帝时做侍中,王莽时...
  • 半边莲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半边莲 释名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1、蛇咬伤。用半边莲捣烂,取汁饮下。药渣敷伤处。 2、气喘。用半边莲、雄黄各二钱,共捣成泥,放碗内,盖好,等颜色变青后,加饭做成丸子,如...